您的当前位置:

序(四)

序(四)

序(四)

序(四)


        
  饶河农场志(1956~1985)的出版,是饶河农场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它对促进饶河农场的深化改革、发展生产、繁荣农场经济,必将产生积极的作用。我特向参加饶河农场志撰写的同志,以及关心农场志的同志们表示感谢。向饶河农场志的出版表示祝贺。
  以史为镜,回顾过去饶河农场走过不平凡的三十年,给人以难忘的印象。饶河农场从无到有,发展成一个拥有三十多万亩耕地的国营农场。干部职工头顶蓝天,脚踏荒原,艰苦创业,把荒原变成良田,建成了一个国家的商品粮基地。经过这段从小到大的漫长历程,锤炼了一支具有北大荒人精神的职工队伍。这一切不仅为饶河农场的生存发展奠定了物质和经济的基础,而且为繁荣边疆,支援祖国四化建设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凡投身于饶河农场开发建设的人们,所付出的一切代价,所做的一切贡献,党和人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是会永载历史的。
  以史为镜,展望未来,道路更艰巨,饶河农场过去三十年的成就和全国发展的形势相比,还有一段距离。饶河农场面临的改革工作还是十分艰巨的,主要改革单一的所有制和端正经营方针,要改变单产低、总产不稳的徘徊局面,要改变国家职工国家养的平均分配形式,要改变产品经济为商品经济等。这就有对过去的否定,即否定过去一切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加快步伐提高生产力水平,彻底摆脱贫困和落后状态。这就是摆在饶河农场面前光荣的历史任务。
  我相信,饶河农场在完成自己历史任务的征途上,比过去会更加扎实的,更加有效益,更加有前途的健康发展。历史是最好的见证,到本世纪末再回顾饶河农场的第二个三十年时,一定会比现在的回顾更甜更美。
  祝饶河农场志出版。
                                      董德云
                                    一九八八年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