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农业机械第五节 农机具技术革新 一、拖拉机改装
1959年,为适应低湿地开荒需要,C—80链轨拖拉机进行了用木链板加宽链轨的防陷改装;
1970年,麦收大涝,在东方红54/75拖拉机,装木鞋防陷;
1975年,改装锯沫式机油过滤器,新车或修后车使用效果良好;
1976年,东方红54/75拖拉机,改装柴油预温装置,后因预温箱漏水停用;
1978年,改东方红—75空气滤清器为东方红—54式滤清器,农场当年改装88台。
1982年,东方红—75改装推土机,改用东方红—60变速箱。
1983年,在东方红—75拖拉机改装推广节能活塞薄缸盖垫,节油明显,马力足。
二、农具改装
1959年在五铧犁上加宽犁轮,犁床加高加长,犁铲加长,犁尖及犁铲刃入土角改进,加之承杆、加长延长板、加防背链的综合改装,适合开荒需要,至今沿用。
1962年,在牵引播种机上改装两垄一
长期以来 ,播种大豆,因地熟化不好,停用。
1962年,改装红星耙,解决苗前、苗后除草。
1965年,改装播种机铁制划印器,防止播种重漏,沿用至今。
1965年,播种机改装双箱,解决播种同时施肥。
1975年,改装五铧犁四联杆深松装置。
1976年,在牵引播种机上改装水平园盘精点玉米装置,当时效果不佳,经1983、1984年改进,效果良好,并能点播大豆。
1975年,改装半化玉米点播机38台,使用一年废之。
1975年开始改装中耕机同时垄沟深松。
1975年,在五铧犁上改装杆尺免翻深松,当时效果不佳,在1980年结合外场经验加以完善,现已推广。
1979年,为适应田间化除需要,自制喷雾机,因喷咀件不标准,后被引进喷雾机所代替。
1982年,改装牵引播种机条播大豆侧深施肥。到1984年进一步改装分量式条播大豆侧深施肥装置,现普遍应用。
1982年,在牵引播种机上改装排种轴限制器,保证播量均匀。在牵引播种机上安装挡帘减少漏种。在播种机上改装限深器,保证播深一致。已普遍应用。
1984年,改装悬挂式平地机和三角浮动耢子,对平地效果好。
三、收割机改装
1964年,改装牵引收割机第三清洁器和大尾巴,解决分离不净,已普遍推广。
1966年,对原云—4.9回转式茎杆筛改装为健式延秸器,已普遍应用。
1969年,牵引收割机改装分离轮茎杆分离效果好。
1971年,牵引收割机改双前轮,后大轮两侧封闭,轮缘固定角铁或胶块,解决湿地作业。
1974年,在牵引收割机上改装大豆低割装置(称小刀片),后因有其它型而放之。
1975年,在牵引收割机后部改旋转粉碎抛撒式茎杆还田装置。废之。
1975年改装轴流式滚筒玉米脱粒机,沿用至今。
1975年在GT—4.3牵引收割机上,为适应收大豆,改装偏心木翻轮,推广。
1975年,自制3.0(米)害晒台2台。以后改进又做10台,效果一般,1985年办家庭农场后废之。
1975年,将各车组容量改装。归纳为20次,减少收割损失,综合性改装,沿用至今。
1975年,第一次用样板检查滚筒照板行走安装的标准位置,对提高脱谷质量作用很大。
1977年,牵引收割机改装双滚筒、大滚筒,因加工工艺不佳废之。
1978年,在自走收割机改装大豆低割装置效果良好。
1978年,缩短东风收割机割台、护刃器梁上弯8度改装,减少收割损失,已推广。
1978年,云—4.9牵引收割机上,改无级变速滚筒基本成功,减少收割大豆破碎粒,因易断滚筒轴废之。
1981年,麦收大涝,农机科、一修所改装E512、东风半链轨5台,因阻力过大,以后被工厂产的链轨所代替。
1981年,麦收大涝,在自走收割机改水田轮,使用效果不良废之。
1982年,前悬挂割晒机改装反射板、增高帆布转数,放铺良好,已推广。
1982年,牵引收割机改装茎杆切碎抛撒装置,效果不良,至今仍在改装中。
四、农机修理技术革新
1971年,二修配所自制土锅炉、土暖气设备。全场第一次用热水取暖。
1972年7月,二修配所自己设计,自己组装双轨桥式吊车,解决拖拉机检修中的困难,使全场拥有第一个五吨吊车。
1972年冬检,二修配所自己改装制造液压铆枪,从此农场能够自己铆接东方红拖拉机车架。
1971年,二修配所自己制造土电焊机7台,分到各队使用。
1974年,二修所自己制造1台燃油泵试验台,后又制造一台机油泵试验台。
1973年冬检,农场在二修配所第一次试行拖拉机一级修理制度和采用部件分工专业修理方法。
1973年冬,农场第一次用自己力量在西通焊接500吨立式油罐2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