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节 其它工业

第五节 其它工业


   
  一、制酒
  建场初期,就有一些生产队利用农副产品和少量粮食(玉米)生产白酒(如当时的一分场一队、二队),主要供给场内职工饮用。1964年饶河农场成立后,以粮油加工厂的副产品麦麸为主要原料进行制酒,除当时加工厂成立酒房制酒外,还有1、13、14、24等生产队都先后利用农副产品和少量粮食进行制酒。1966~1970年期间仅全场酒的生产量在20吨左右,也只是自给性的生产。七十年代,全场酒的年生产量由50吨左右增加到100吨上下。除自销部分外,其余都销往佳木斯市场。1980年后,由于麦麸做饲料的比例增加,全场酒的生产量又有所下降,1985年全场酒的年生产量,为60吨。
  饶河农场白酒生产在粮油加工厂来说,只做为副业生产,在经营上基本保持平衡。
  二、食品加工业
  饶河农场食品加工业创建时间短,均属自给性加工生产,从1984年开始,场部食品加工业统归商业服务公司管理。
  酱油厂:
  饶河农场酱油厂,1976年3月1日开始建立于场部。原厂址在欣城水库边。厂房100平方,同年6月1日投产。1984年酱油厂迁至原招待所(大楼)食堂(职高院内),至1985年止,全厂职工4人,有土炉、灶各一座,厂房120平方米,年最大生产酱油能力150吨。现生产酱油和大酱两个品种,主要供给农场职工生活需要。近两年来,年销售酱油量在35~40吨,年销售大酱4~5吨。自1984年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以来,饶河农场酱油厂经营基本平衡略有盈利。
  糕点加工厂
  饶河农场糕点加工厂成立于1984年9月,现有厂房150平方米,7千瓦和10千瓦电烤炉各一台,职工5人,年加工生产蛋糕、饼干、月饼等糕点20余吨,最大生产能力可达100吨。建厂以来,经营基本平衡少有盈利。
  冰棍厂
  饶河农场冰棍厂于1978年建立。1981年后坚持常年生产。到1985年止,有职工6人,厂房100平方米。日产5000支和1500支冰棍机各一台,年最大生产量可达200万支以上,但由于销售量有限,近几年来,年生产量仍在40万支以内,加之冬季时间长(无活干),夏季销售量有限,设备不能得到充分利用。
  三、被服加工厂
  饶河农场现有两个被服加工厂。场部被服厂,厂址设在农场场部(属农场商店管理)。饶河被服厂,厂址设在饶河镇内(属饶河农场一分公司管理)。
  场部被服厂,始建于1960年,原为八五九农场二分场(西通)被服加工组,1962年正式成立被服厂。当时有缝纫工人8名,普通缝纫机7台。1969年由西通迁往楛矢山下(团部所在地)建木板房100平方。1970年冬失火木板厂房被烧,1971年搬新厂房,1980年随商店迁往山下。到1985年,有职工8人,厂房100平方,电动缝纫机8台(1982年购入),电动裁剪机一台,锁边机一台。最大加工能力年产值可达3.5~4万元。近几年来,由于活不多吃不饱,年产值仅在L4万元左右。加工生产的主要项目有:农场及其各单位的劳保用品(棉、单工作服等)的产值占全年总产值的50%左右;私人呢、毛料加工产值占30%;其它加工占20%左右。1984年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以来,由于活不多,吃不饱,每年经营利润不多。
  饶河被服厂
  饶河被服厂始建于1972年,当时是由几名家属自发组织起来的缝纫组,后发展成公办被服厂。到1985年止,有职工8人,普通缝纫机7台,电动锁边机2台,电熨斗5架。饶河被服厂除为农场饶河片几个生产队职工进行被服加工外,还对饶河镇居民进行加工,经营状况基本保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