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水利发展概况
第三节 水利发展概况
建场初期:八五九总场的农田规划办公室,负责全场土地规划,水利工程由农场水利科组织实施,各分场在总场的统一布署下,从1959年冬开始进行水利大会战,连续大干了两个冬春,畜牧分场从镇江到西林子,沿江共挖了11条主干渠道。二分场在此期间共挖了4条主干渠道,将大量积水排向乌苏里江和挠力河。以后几年主要搞了生产队的小型排水渠道。
1964年饶河农场成立后,撤掉了一些生产队,在水利上也被忽略,形势是紧缩规划,既不开荒也不扩大,水利工作处于停顿状态,连队搞点开荒连片,挖沟排水,曾一度出现今年挖沟明年平沟的情况,甚至春天排涝挖的沟秋天又给平掉了,缺乏长远规划,但原八五九总场统一规划的主要干渠有的确实起到了作用,使一些过去不能开垦的草甸子可以开发了。兵团时期西通地区的大发展大开垦,是与这些渠道长年排水改变了地表及地下水位分不开的。
兵团时期,为了大力开发西通地区,成立了水利连。在1973年冬至1974年春在蛤蟆河涝区的治理上,组织了全场性的大会战,参加人数达3,000余人,水利连出动了推土机6台,红旗100号大型推土机2台;小型车东方红(40)1台。这次的水利会战是建场以来最大的一次。水利施工共完成土方50万立方米,使涝区的面貌有所改观。随着西通地区的开发,领导也更加重视水利工作了,加强了水利队伍建设,增加了测量人员,配备了水利技术干部。
1975年二、五、六、八、十一、十二等六个生产队,为了加强水利建设,在农场统一安排下自己搞田间支斗渠道的配套,对土地的开发,产量的提高,田间道路的畅通起到了较好作用。
1976年又以水利连为主,修建了场部水库。结合排水又修通了蛤蟆河公路,并勘察设计了十九队水库。
1978年结合排水修建了五队至十队公路。
1979年修筑十队至廿五队公路,十九队至廿队公路,并结合排水修筑十九队水库。
1980年以后对廿一队、三队、十一队、十二队和挠力河地区做了进一步治涝。
1984和1985年两年对蛤蟆河、冰帐涝区进行了系统治理,在根治了冰帐涝区时,勘查、设计、开挖了冰○、冰一、冰二、冰三、冰四、冰五干渠和半截河排干。为项目点建设打了基础。在整治蛤蟆河涝区中,开挖了蛤○、蛤一、蛤二、蛤三干和总干及界沟,增加受益面积8万余亩。
自1983年起农场自己修筑农田桥涵61座,使部分工程得到了配套,发挥了作用。1985年上级拨给农场小水投资90万元。工程量76万立方米,还有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小水投资58万元,工程量70.4万立方米。
1985年在农场水利建设指挥部指挥下,水利科具体指导施工,水利专业队伍圆满地完成了投资任务,完成除涝面积6万亩的任务,并取得了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