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电力事业发展概况
第二节 电力事业发展概况
建场30年来,农场大体经历了无电时期(1956~1968),自发电时期、(1969~1978)和由饶河县供电时期(1979~1986)。
1964年饶河农场成立时只有一台发电机,发电机容量为30千瓦,仅供西通修配所自用,1964年以后修配所购进两台50千瓦发电机,1967年至1975年农场又相继购进发电机三台(84千瓦、120千瓦、160千瓦各一台),当时主要分布在西通地区的二、三营各单位使用。一营(饶河地区)一、二、廿四队,1969年开始由饶河县发电厂供电。三队1970年开始使用饶河电,全场截止1978年底先后购进各类型号发电机30多台。主要用于西通地区各单位自发电。
1978年冬季农场开始架设饶河县通往西通10千伏高压配电线路。
1979年全场开始使用饶河县电厂高压配电为主(自发电为辅)。随着10千伏配电线路的架设、延伸和通电,原柴油发电机组陆续撤出,作为自备电源,以备应急之用。
1978年冬,首先从饶河县庆丰乡把10千伏高压线路架设到农场场部(全长9公里),至1980年初,完成场部地区的高低压配电线路。1980年6月场部通往九队的高压线路架设完毕,7月高压线延伸至八队。1981年完成了八队通往六队高压线路架设。1982年完成九队至西通沿途各单位的高、低压配电线路并通电。1983年完成从六队至西通沿途各单位(五队、十四队)高,低压线路架设。1984年完成了十一队,廿三队、廿一队、廿队的电力联网,1985年完成了七队、十五队、十六队、十七队、十八队的电力联网,1985年底止,全场除十、廿二和廿五等三个队自行发电外,都用上了饶河电。
随着高压线路的联网和新线路的架设,对原有旧线路则分期,分段改造更新,逐步完善配、供体系。全场(1979~1985年)八年共完成高压(10千伏)线路架设总长90.394公里,其中水泥杆基数为1192根;木杆62根,低压线路总长为65.721公里,其中水泥杆基数为785根,木杆为501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