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物资计划管理

第三节 物资计划管理


  
  物资计划的编制和管理。多年来,我场物资计划的编制和生产,主要依据于计财部门的年度生产财务计划、资金情况、物资库存情况、历年物资消耗规律和水平等;此外,计划员的业务素质、工作经验以及生产技术情况的熟悉与了解,对于物资计划的精确性、可靠性,具有重要影响。
  物资科必须在每一年度的6、7月份,按物资供应系统和渠道,向上级物资部门编报下一年的物资申请计划;上级物资部门汇总之后按时参加国家订货会议,落实订货计划。按物资分类,物资计划主要包括:1、设备申请计划;2、统配物资计划;3、油料计划;4、煤炭计划;5、农药、化肥计划;6、三类物资计划;7、农机配件计划;8、汽车配件计划;9、二类机电产品计划;10、工矿配件计划。
  为了防止计划的偏差及物资需要和物资资金情况的变化,每年年初上级物资部门都要组织一次调整物资计划,给一次修正计划的机会,以便修订订货合同。
  此外,按照物资急需和使用方向,往往还要编制一些临时性的物资采购计划,进行求援或市场调解,以弥补计划供应之不足。由于农场计划管理方面的缺欠,资金紧张、物资货源不足等复杂因素的影响,这种非计划性的物资供应,始终不能摆脱(兵团时期,市场物资紧张,利用城市知识青年家长、亲友关系搞物资,用这种非计划性的物资供应达到了高峰,解决了一些物资困难,但也发生了一些盲目采购,造成了一些物资积压和损失)。
  总之,20余年来,农垦物资工作始终遵循的是“计划供应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方针,从而保证了农场经济建设有计划按比例的发展。
  1980年至1985年在开放搞活经济的方针指引下,市场物资相对丰富了,计划供应有所削弱,市场调节较为活跃,农场直接与厂家签订订货合同开始增加,但是油料、化肥、农药、三材等主要物资仍保持着计划供应的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