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供应渠道

第四节 供应渠道


   
  八五九农场总场供销科时期,主要物资供应渠道是牡丹江农垦局密山、虎林二个物资供应站,虎头、佳木斯两处设转运站和办事处。
  1964年夏,三场供销科代表(八五九农场李勋之、雷茂殿,胜利农场王辽、王志政、栾光喜,饶河农场魏圣才、汪志华)共赴东北农垦总局物资处请示解决三场物资供应渠道问题。最后获准总局直接接受三场物资计划,由佳木斯供应站直供。
  兵团时期(1969~1976年)农场物资供应归三师沙岗物资站进货,但因饶河农场有江运,且肥猪上交佳木斯可利用汽车回空,故农场仍由佳木斯站进货,称“直供团”。
  这一时期,也从王岗供应站和沙岗供应站进入少量计划外紧缺物资,做为辅助渠道。
  1977年恢复农场体制后,红管局将饶河农场物资供应渠道纳入管局供应站,并控制了统配物资的分配指标,主要物资供砬转入管局,但配件、三类机械产品等非统配物资仍部分由佳供进货,而且与东北一缎站佳木斯分站建立了机电产品的供货关系。
  自1983年起,与虎林水泥厂建立了供货关系。
  油、煤、化肥等仍由管局直拨江运。
  五金交电商业化工,生产资料、土特产品等商业物资建场初期由饶河县三级批发站供货,兵团时期即改由八五三农场三级批发站供货。
  场内物资供应渠道和网点,基本上是多年延续下来的专人、限额领料制度,即各队均配备专职领料员、供管员、油料员、生产队及工副业单位设油材料库,对总库、分库办理物资领发业务,按月转帐结算贷款。
  1980年前后,一度实行代金卷领料结算办法;实践证明,此办法弊多利少,代金券被利用为货币交换,造成物资外流或转入私人,使国家物资受到损失。1982年代金券废止使用。
  1985年,全场共有队级物资库35个,库房面积约计3000平方米,储备资金占用60余万元,基层物资工作人员7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