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经济效益

第三节 经济效益


   
  农场从1957年发展到1985年末,总人口为12,092人,其中职工5,533人,耕地面积307,564亩,拥有各种拖拉机284台(其中履带式拖拉机116台),收割机122台,其中自走式收割机35台,汽车73台(其中载重汽车57台),机引农具2034台(件),农田水利机械(动力)91台,其中推土机27台,挖掘机2台。
  1964年成立饶河农场到1985年,累计生产粮豆76,481万斤,上交39,980万斤,商品率52.3%。
  粮豆平均亩产:1964年130.8斤;1985年213.2斤,增长63%;最高的1983年299.7斤,比1964年增长129.1%。
  平均每一农业工人生产粮豆:1964年14,910斤,1985年25,427斤,增长70.5%;最高的1983年36,554斤,比1964年增长145.2%。
  1964年至1985年,累计生产总收入21,721.1万元(其中农业收入14,255.5万元);1964年94.7万元(其中农业收入63.6万元);1985年2,042.1万元(其中农业收入1,325.5万元),总收入增长20.6倍(其中农业收入增长19.8倍);最高的1983年总收入2,801.9万元(其中农业收入2,039.8万元),比1964年增长28.6倍(其中农业收入增长31.1倍)。
  平均每一职工创造价值:1964年1,108元,1985年3,691元,增长2.3倍;最高的1983年4,793元,比1964年增长3.3倍。
  1964年至1985年,22年中13年经营盈利合计1,383.6万元,9年亏损合计1,309.1万元,盈亏相抵尚盈74.5万元(已减去奖金531.1万元,连队留成203.8万元,社会负担950.6万元),其中农业十五年生产盈利合计3,480.1万元,七年生产亏损合计799.7万元,盈亏相抵尚盈2680.4万元;畜牧业廿二年生产亏损合计438.1万元,其它各业生产基本平衡。
  从1957年到1985年,29年国家给我场累计投资(包括弥补亏损1030.1万元),共计3,820.4万元,回收总额1,100.5万元(包括上交利润352.4万元;上交折旧288.5万元;上交税金341.4万元;上交能源资金118.2万元),回收率28.8%。
  回收总额1,100.5万元,加上现有固定资金2,164.2万元(包括固定资产转让617.6万元),流动资金977.4万元,三项合计4,242.1万元,超过投资总额11%。
           历年几个经济指标分析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