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宣传教育

第三节 宣传教育


  
  一、八五九总场时期(1956~1963)
  1956年刚踏进荒原的宣传工作,以军人的作风为主,宣传艰苦为荣和南泥弯精神,树立艰苦奋斗的先进典型。
  1958年的创业时期。大量转业干部进入农场,当时的宣传工作,以普遍学习毛泽东同志的《矛盾论》、《实践论》为主,以《矛盾论》和《实践论》的观点和方法去指导开荒、建点、生活、思想等方面的行动。宣传部除办党校外,印发干部在职学习辅导材料,规定政工干部下队必须向群众讲课,并发动群众撰写论文和心得体会,对开荒建点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为解决因交通不便看报难的问题,宣传部还出版《乌苏里江报》油印八开,每周三刊,发到生产队各大组,以沟通思想,交流感情,指导工作。1958年冬场县合并后,《乌苏里江报》改为铅印,并成立编辑部,直属宣传部领导,每天有专职人员记录中央新闻和国内、外大事,并指导农垦企业的发展情况以及本场的新闻,以满足干部群众了解国家大事和指导农垦事业的开拓。转业军官文化素质较高,写作能力较强,在垦荒开拓中出现的大量文艺作品,《乌苏里江报》受版面所限,宣传部决定创刊《乌苏里江文艺》双月刊,以满足精神生活需要和鼓舞垦荒战士的革命热情。内容丰富,以小说、诗歌、歌曲、剧本、曲艺、版画、漫画、语林、理论探求等等,群众十分喜爱。同时宣传部主持各分场,各队自办文娱活动,演出、诗歌、交谊舞会也较普遍开展,并组成八五九总场文工团,活跃职工生活。有线广播,利用电话线路通达各队,每日三次,日广播时间达3~5小时。
  这时期的宣传工作主要内容是以“五边”建场方针为主体,以热爱边疆、建设边疆、献身边疆为主要内容。
  除上述内容外,并做了一些错误宣传:
  1959年牡丹江农垦局党委部署,在全国开展反右斗争的宣传。进行补充“反右”斗争,《农垦报》社论《划消极怠工划为敌我矛盾》。根据这个指导思想进行宣传,把不少刚转业来场的干部,因为体力弱、对农业生产和边疆生活不习惯,而产生对现实不满意的一些做法和看法都作为划右派的宣传内容;1959年春,又在反右扩大化的基础上,又开展了插红旗、拔白旗活动,从集体到个人都在插和拔的范围之内,在伐木、排水、播种、积肥、生产等工作中,都开展插和拨的宣传活动,以阶级斗争为纲,对工作和思想进行褒贬,挫伤了很大一部分同志对建设边疆的积极性。
  1960年根据牡丹江农垦总局党委指示,要求普遍进行反蒋教育,以忆蒋军统治之苦。因饶河地区压根没有见到过蒋军,故而停止此项工作。
  1960年根据省委指示:开展“保粮”、“保纲”的宣传活动,有过“左”的做法,挫伤了一些同志。
  1963年八五九总场文工团因财经和编制关系撤销。
  二、饶河农场时期(1964~1968)
  饶河农场设宣传助理员二人,一管宣传,一管理论教育。广泛深入地以人民日报社论“九评”为中心的辅导和教育,批判修正主义。
  1964年8月在中央工作组的直接指导下,以四清教育为中心,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宣传。
  1964年3月《乌苏里江报》停刊,编辑人员调各农场。
  1965年农场自己办起了广播站,仍以电话线路为有线广播线通路达各队,广播时间不能通电话。
  同年成立饶河农场文艺宣传队,除参加总局文艺汇演,并在各队巡回演出。
  四清教育之后,宣传工作转向(1)粮食单产上纲要。生产队粮食争取年总产上双千吨;(2)推行月薪日记,超利分成的分配办法,职工情绪高涨,生产和经济形势越来越好。
  三、廿二团时期(1969~1976)
  设宣传股,城市知识青年大量进场,宣传重点转移到“扎根边疆”的教育。以先进青年的事迹,进行爱边疆、建边疆教育, “狠抓活思想”,使青年尽快适应边疆地区的生活、工作、劳动的习惯,进行“红宿舍”活动,成立兵团战士委员会,组织活动室,开展军事、体育等活动。应顺潮流
  大搞红“海洋”,标语化,三敬三祝。以活学活用毛泽东著作,学语录,背诵“老三篇”(即毛泽东的三篇著作《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指定干部必读《党委工作方法》等十二篇著作。宣传股予以阅读指导,并以其它宣传手段配合,强调天天读“雷打不动”。召开多种形式的“活学活用”毛泽东著作讲用会,以学习雷锋、王杰、欧阳海和刘英俊等为典型,要活学活用,立竿见影, “溶化在血液里,落实在行动上”。干部首先要学习“三论”,即《实践论》、《矛盾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推广学习“小靳庄”经验,开展群众性的“赛诗会”。大唱样板戏(即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红灯记等)。样板戏电影一到,组织干部职工必看。
  在生产队广泛开展创造四好连队和五好战士的活动。 “四好连队”即政治思想好、军事训练好、生活管理好、三八作风好。 “五好战士”即政治思想好、任务完成好、军事训练好、锻炼身体好为中心的开展各项活动。进行月、季、年评比,并召开大型表彰会。
  迎芒果:国际友人赠送给毛泽东的芒果,毛泽东转送给工人造反组织。农场分给一枚蜡制复制品,供人参观,进行瞻仰,组织巨大队伍迎送。
  迎宝像:华国锋为党中央主席,他的标准像第一次来到农场,举行庆典,热诚列队相迎。
  迎题词:华国锋为国营农场题词影印件第一次发到农场, “一定要把国营农场办好”,全场列队欢迎,举行仪式。
  庆祝最新最高指示发表,举行庆祝游行等等。
  农业学大寨,宣传大寨典型,大搞阶级斗争。以“阶级斗争一抓就灵”和大寨经验要“七斗八斗,斗出一个社会主义来”为宣传中心,使职工特别是干部出现了“人人自危”的心理。
  四、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农场成立宣传部,设部长、副部长、干事等人,宣传工作重新纳入轨道。在全体干部、职工中以重点学习“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定”以拨乱反正,正本清原为主体,宣讲“决定”并系统地贯彻“决定”,获得安定团结的局面。1983~1986年对中央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的学习,进行体制改革,致富宣传及信息传递,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五讲: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讲秩序、讲卫生。四美: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环境美。三热爱: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等活动及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使职工面貌一新,兴办家庭农场,开放经营,经济日益活跃。宣传工作以服务为中心,调查研究,进行勤劳致富宣传和法制宣传,以及打击经济犯罪、社会治安等方面的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