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文化活动

第五篇 文化、体育、教育、卫生

第一章 文化

第一节 文化活动



  饶河农场远离文化发达区。八五九农场时,文化设施缺少,文娱活动贫乏。仅以扑克牌和棋类为消遣;而省级书报杂志的到来又比内地要晚半月之多。
  饶河农场建场后,为活跃职工生活,于1966年2月成立文艺宣传队,隶属工会领导。由工会干事李绍棠任队长,政治处秘书胡延和任指导员,有队员12人。初建为迎接东北农垦总局文艺汇演,而编排具有农场特色的文艺节目。农场一队佳木斯知识青年徐应敏,为抢救国家财产英勇牺牲,总局党委决定树立徐应敏为农场总局范围内的学习典型。因此这次文艺汇演编排一套以徐应敏事迹为主体的独唱、联唱、对口词、快板、朗诵、舞蹈等多种形式串联一体的组合曲艺节目,标题为“学习徐应敏”。
  1966年底参加总局文艺汇演,安排首场演出。演出后,受到佳木斯市总工会、电机厂、印刷厂、肉联厂及其他兄弟农场的邀请。只在外演出四场即奉命回场赶排“造反”节目, “造反有理”、《长征组歌》等节目。1968年在“就地闹革命”的声浪中,文艺宣传队解散。
  1969年大批知识青年来场,又重新组织文艺宣传队。定名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隶属政治处领导。由李永胜任长。以歌舞形式为主。编排歌颂中国共产党、歌颂社会主义和歌颂毛主席的文艺节目。巡回演出于各生产队,后因经费所限而解散。农场各单位开始自行组织小型文艺节目,自编自演,学校组织三百人合唱团,并演出“风华正茂”等大型节目。13队于1981年自编文艺节目在场部演出一个半小时之多,得到群众好评。
  1984年管局组织文艺汇演,农场演出舞蹈和器乐合奏,获第一名奖,独唱《家庭农场红旗飘》获创作奖。
  1983、1984年春节,全场各单位组织秧歌、高跷、腰鼓等节目,到各单位拜年,并统一由工会组织比赛、评奖,并参加春节庆祝活动。
  除此外偶而也请外地评剧,话剧团来场演出,但费用之高,也实不敢多请。偶有杂技演出,各基层工会也请去表演,以活跃职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