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黑龙省以上劳动模范

第七篇 人物

第一章 传略

第一节 黑龙省以上劳动模范


   
  一、全国群英会代表——吴树绵
  吴树绵1928年3月出生于黑龙江省密山县贫农家里。1950年6月参加工作,高小文化。1957年由永安农场(任队长)调入八五九农场,任农机科技术员。1958年调四分场(胜利农场)任机务副场长。当时农场正处于紧张的开荒工作中,在开荒中遇到很多困难。吴树绵在开荒问题上解决了当时开荒中的实际难题。1959年选为全国群英会代表。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6月22~25日在八五九总场二分场召开牡丹江农垦局开荒现场会(在现饶河农场十—队)。对当时全局开荒、生产推动大,收到效益快,将这次现场会称为“二、五、五”现场会。
  1964年1月八五九农场分三个农场,吴树绵同志调饶河农场任机务副场长,1967年3月文化大革命接管委员会接管后去五七干校。1969年内迁于58团后返回原籍密山县。
  二、黑龙江省劳动模范——杨锡铎
  杨锡铎同志1962年于大连技工学校毕业后,来到饶河县大哥家,从此在第一修配所做钳工。廿多年来搞技术革新26项,攻关6项,为农场创造效益15万元。
  1981年开始,经过两年多研制成东德E512收割机半链轨装量,使日工作量多收100亩。
  1983年在生产东方红54、75拖拉机离合器压盘时,改制刀具解决了一个压盘三道方案,十三个平低圆窝,六个圆孤槽的难关,创造值价2861元。
  1984年改制铣刀,一次加工提高三倍工效。在他主持、设计、制造的播种机增施肥链轮,在红兴隆管局和地区农业机械中进行扩广,同年对标准齿距铣刀进行改进,提高工效1.5倍。通过革新和攻关为农场节约资金5万元。
  在他设计的输粮机、机油枪、压边板金机,两年获利四万元。由于他的技术革新和优质服务,使这个只有9.9万元固定资产的小厂,连续四年获利6万元。
  他十二次受场党委表彰,两次总局和管局授予劳动模范,1983年被全国总工会授予优秀工会积极分子,1985年评为省劳动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