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九节 经营状况

第九节 经营状况


  
  垦荒战士经过七年的艰苦奋斗,爬冰卧雪、披荆斩棘的开拓,饶河(畜牧场)和西通(二分场)两大片荒地被开垦出来了,建立起一个初具规模的半机械化的谷物农场,到1963年累计开荒151600亩,耕地55516亩,七个农业生产队,三个工副业生产队,一个畜牧生产队,一个鹿场,两个基建队,以及两个粮油加工厂。到1963年底,八五九农场畜牧分场和二分场合并为饶河农场。总人口已达2684人,职工855人,拖拉机31台,汽车6台,康拜因12台,七年累计播种面积453303亩,从1962年起,农场口粮自给。
  1957~1963年,生产队和分场不搞核算,实行报帐制,据八五九农场资料记载,这一时期的劳动生产率为每个农业工人生产粮豆9431斤,平均粮豆亩产66斤,商品率为42%,开荒平均亩成本30.7元,机械作业费平均每标准亩最低1.57元(1960年),最高为3.08元(1961年),粮豆平均亩成本为17元(八五九总场七年的决算及1963年农场党委工作总结),每个职工平均负担面积为34亩,生产粮豆2540斤。年创造产值为518元。
  总的来看,建场初期的经营状况表现为“三低一高”,即粮豆单产低,劳动生产率低,商品率低,生产成本高。农牧业连年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