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生产队简介

第二节 生产队简介



                 第二节 生产队简介
  一 队
  一队(开源村)在场部偏西北,距场部15公里,开荒山之东,其北是四方台矿区,南面为农场二队,东临农场四队。该地区1947年建场开始经营,曾是集贤公营农场及后来集贤农场场部所在地,交通方便,人口较稠密。1963年 9月场部东迁后,一队迁入原场部地址。2000年有耕地13 600亩,总户数138户,人口548人。
  二 队
  二队(跃进屯)在场部正西,距场部17公里,与宝山经营所接壤,东南分别和四队、三队地号相连。该队是建场初期经营地区之一。1960年原集贤农场曾在此设一分场场部,分场撤销后该地区归加工厂、畜牧队管理。兵团时期分设二连和十八连,1977年恢复农场建置后二连和十八连合并改称二队。2000年有耕地14 372亩,总户数289户,人口795人。
  三 队
  三队(支援村)位于场部西南 17公里处,是建场初期较早生产队之一,东北距宝山区中心5公里,北西南分别和四队、二队、松岭林场毗邻,西有支援水库。该队原是集贤农场二队,兵团时期改为二十九团三连,恢复农场后改名为三队。2000年有耕地16 680亩,总户数 190户,人口550人。
  四 队
  四队(前进村)在场以西 9公里处,其东北与宝山矿交界,南与三队为邻,西与二队接壤,扁石河从居民点南50米流过,该队地域亦属农场最早经营地区之一。2000年有耕地13 098亩,总户数138户,人口560人。
  五 队
  五队(东保卫村)位于场部正南 3公里,东与十队为邻,西和六队接壤,南和向阳林场山为界,北与场部隔河相望,是1948年 9月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炮兵纵队一师二团青年连开荒所建,是农场早的生产队之一。2000年与原干校合并,有两个自然屯,总户数 251户,总人口590人。
  六 队
  六队位于场部西 4公里处,北于十七队地相连,南与三队、四队地号相接,双七公路从队中穿过。该队原为四队作业站,兵团时期二十九团十六连由三师后勤迁至此地,恢复农场后改名为六队。2000年耕地9 778亩,全队总户数89户,总人口313人。
  七 队
  七队(李津围子)在场部东南10公里处,扁石河从队南流过,东临八队,北与农场煤矿相临,南与九队隔河相望,西南与十队相连。此地原为集贤第三农场——李津围子农场场址。1948年8月并入农场,1960年为二分场场部。2000年有耕地13 035亩,总户数 165户,总人口519人。
  八 队
  八队(建业村)位于场部东南12公里处,在七队东与双鸭山矿务局七星煤矿相接。该队系于1966年2月1日,从原集贤农场三队分出,称十二队,兵团时期为八连,复恢农场后改名为八队。2000年有耕地13 995亩,总户数162户,总人口462人。
  九 队
  九队(东瓮村)位于场部东南14公里处,北与七队相接,南隔七星河与宝清县七星泡镇三合村相望,西与十队、十一队接壤,北与七队,东与八队、十三队相邻。1948解放军四野炮兵纵队一师二团九连开荒所建,部队入朝移交集贤县九区管理,1958年划为友谊农场,1960年划入集贤农场。2000年有耕地13 473亩,总户数186户,总人口638人。
  十 队
  十队(西瓮村)位于场部南19公里处,北隔老平岗与五队相望,西接西瓮林场,东南为九队。该队原属集贤县第九区,后划入友谊农场八分场。1960年 2月与九队同时划归集贤农场,分前后两个自然屯,后屯原为兵团时期军马连,后合并为一起。2000年有耕地15 000亩,总户数173户,总人口676人。
  十一 队
  十一队(星山村)位于场部偏东南26公里处,南临七星河,东临九队,西接西瓮林场。队的位置与九队、十队构成近似等边三角形,四面环山,耕地成盆地状,是个较小型生产队。2000年有耕地6 120亩,总户数76户,总人口207人。
  十二 队
  十二队(东岗村、幸福村)位于场部东南25公里处。东西隔大马蹄河与十四队相望,西隔小马蹄河与宝清县七星泡镇三合村相对,北与十三队相连。该队原为五九七农场五分场部所在地,系转业官兵创建。1960年 2月划归集贤农场后,为原三分场场部所在地,撤销分场时称八队,兵团时期编制十二连,恢复农场后为十二队。2000年耕地10 909亩,总户数169户,总人数524人。
  十三 队
  十三队(二合村)位于场部东南26公里处,在十二队正北东与十四队相连。位于七星河畔,系1950年山东嘉祥县移民创建,原属七星泡镇三合大队,1958年划归友谊农场,1960年划归集贤农场,兵团时期为十三连,恢复农场后为十三队。2000年有耕地6 448亩,总户数105户,总人口337人。
  十四 队
  十四队(老脖岗村)位于场部东南30公里处,在大马蹄东岸,北与友谊农场八分场四队相邻,东临宝清县七星镇永泉村,南临民主五队,西靠十二队,是农场最东端生产队。该队原属五九七农场五分场,1962年 2月并入集贤农场,兵团时编制为十四连,恢复农场后称十四队。2000年耕地11 471亩,总户数146户,总人口424人。
  十五 队
  十五队(锅盔山村)位于锅盔山北麓,在场部东南21公里处,北接宝清县三合村,东接双鸭山地煤局三合煤矿,西临双鸭山林业局南瓮经营所,东北与十二连相连。该队原为十二队耕地一部分,1970年 2月从十二队分出,另建队,兵团时称十五连,恢复农场后为十五队。2000年有耕地5 626亩,总户数83户,总人口239人。
  十六 队
  十六队,(一砖厂村)位于场部 7公里的原一砖厂。该队前身为劳动服务公司青年队,1998年青年砖厂出售给个人,一砖厂破产。为了管理方便与原砖厂家属区合并迁入此地。东临七队和煤矿,西到造纸厂边,南与矿务局东保卫煤矿隔铁路相望,北和友谊农场林业公司接壤。双七公路从队中通过。2000年有耕地4 500亩,总户数184户520人。
  十七 队
  十七队(实验站),位于场部西北 2公里,南临农场富兴蔬菜开发区,西邻六队,北与苗圃相接。1963年场良种站东迁于此地,开始建站培育良种,兵团时期为十七连,恢复农场后改为十七队。2000年有耕地4 366亩,总户数109户总人口158人。
  西瓮林场
  西瓮林场,位于场部东南11公里处一道山沟内,南与双鸭山市林业局林场相连,北距五队8公里,东南距十队地号2公里。始建于1972年 4月,兵团时期称林业一连,恢复农场编制后,改名为西瓮林场。2000年有林地4万亩,五荒开发耕地3 000多亩,总户数 84户,总人口244人。
  松岭林场
  松岭林场,位于农场场部西南20公里处,北面临三队支援水库,西部、南部分别与双鸭山林业局西宝山林场、大叶沟林场相邻,东部与五队接壤。始建于60年代初,原为苗圃。1972年正式建成林杨,兵团时期称林业二连,恢复农场后改名为松岭林场,有林地面积 5万亩,其中人工林1万亩,先农后林地4 365亩。2000年总户数76户,总人口206人。
  向阳林场
  向阳林场,位于场部东北角,距农场医院 1公里处,办公室靠山向阳因此得名。始建1977年11月,1979年秋农场中心果园并入,1982年 3月正式定名为向阳林场,1996年新立林场划归向阳林场。2000年林地49 695亩,有耕地1 395亩,有先农后林地4 885亩,总户数95户,总人口283人。
  中心苗圃
  中心苗圃,位于场部西部,隔南北流向小溪和场直小学、中学相邻,与富兴蔬菜开发区相邻。始建于1957年,当时在老场部南家属屯附近。1965年 5月,随场部东迁现位置,在管理上几经变迁。2000年有土地502亩,有水、电、路设置齐全育苗基地,职工63人,其中管理人员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