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农机装备
第一节 农机装备
第一节 农机装备
一、耕作机具
1988年农场农机耕作机械主要是履带拖拉机,有东方红—75型37台,东方红54型42台,总计79台,每台负担耕作面积2 350亩,由于机械老化,耕作动力明显不足。胶轮拖拉机 86台,其中铁牛55型69台,上海50型6台,尤特滋 11台,均以运输为主,很少参加田间作业。农场农具装备主要有割晒机50台,3.4轻耙110台,园盘重耙61台,24行、48行播种机 138台,五铧犁80台,镇压器111台,深松犁54台,杨场机 51台,清粮机18台。90年代初由于种小麦多,引进半链轨11台、抛散器24台。
90年代开始,农场东方红75型拖拉机剩15台,东方红54型拖拉机全部淘汰,农场购进东方红802型6台,大量是履带德特75型拖拉机,此机型较适合农场耕作环境,马力大性能可靠,牵引全方位深松犁和液压耙非常方便灵活,有机户认可。1996年此机型达28台,平均每个生产队2台。1998年农场一次更新购置国产东方红1002型8台,此机型吸收 802特点,又加大马力,适合农场实际,有机户欢迎。1999年农场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机遇引进了 2台纽荷兰。农场农机具也相应更新,3.4型轻耙已由1988年110台下降到33台,1997年购入的 5.3台耙老式播种机减少一多半,取而代之的是 5.4通用播种机,气吸播种机、先进播种机为作物深施肥、播种一次性完成创造了条件。购进三垄栽培机22台,V型中耕机15台。到2000年有东方红75型8台,东方红802型6台,东方红1002型8台,德特75型28台。
二、收获机具
1988年,全场有收获机37台,其中东风90型19台,东风65型7台,E512型 11台,每台负担收获面积 3 200亩。1997年,为了降低收获损失,提高防陷能力,农场对自走收割机全部配备了挠性收割装置及半链轨,绝大部分收割机还安装茎秆抛撒器,改善收获性能,提高机械综合利用率,降低成本。
1991~1998年,农场购进东风120型21台,1075型4台,4LI6型 5台,收割机具从总数量看下降2台,但收割速度质量大大提高,特别是 1075型更突出。每台收获机负担收获面积下降到2 400亩,为适时收获创造条件。2000年农场有东风120型收割机14台,东风90型9台,41E65台,1075型4台。
三、水田机具
农场大面积开发水田始于1995年,当时水田机具不多,水田生产大部分靠人工来完成。耙地,平地主要用手扶拖拉机进行,有手扶18台。1996年农场将水田机械纳入农机管理,陆续引进旋耕机13台,插秧机15台,工厂化育秧设备2套,手扶拖拉机达到 48台。2000年末水稻大户自进割稻机5台,农场水稻生产机械化程度由原来40%提高到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