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个体商业发展
第三节 个体商业发展
第三节 个体商业发展
198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反映在商业上更是迅猛发展。人们就业观发生根本转变,自谋生路被自觉接受,特别是个体小商店,成本小,见利快,不离家门还能挣钱,被职工认可。一般生产队,林业基层单位都有2家以上经营商店。进入 90年代以来进货渠道大都是送货上门,大大方便店主,有时商店资金周转不开,还可以欠一部分进货款。商店有时又赊货给生产队职工,这种特殊销货方法和商业上诚信,使生意做得红红火火。经营品种大都是职工常要的日用百货和副食、烟酒等。到2000年场部地区建起第一个综合楼门市商业区,场部商业网点发展很快,加上生产队商业网点,全场商业网点总计达 100多家,场部商业网点经营不仅规模大、档次高,而且比较专业化,如专营服装、妇女儿童用品、五金交电、日杂百货、生资化肥、副食蔬菜、烟酒批发、文化体育用品等,有的店还经营品牌商品专柜销售。进货渠道大都是电话订货批发商送货上门,也有店主专车去省城进小食品或服装。个体商业网点品种齐全,花样繁多,发展很快,有力促进农场经济繁荣和发展,方便职工生活。到2000年末全场商业从业人员包括服务业达400多人,年销售额达1 000万元以上。
到2000年场部地区有较大饭店8家,小吃部 10多家,分布在“双七”公路和学校附近。旅店5家,糕点厂2家,理发5家,缝纫站4家,浴池 4家,打字复印社2家,粮店3家,农机汽车修理、摩托车修理、配件商店、修理自行车与机床电焊等多家。这些网点分布场部大街小巷,布局合理,经营手段灵活,不受时间、地点限制,服务态度好,讲信誉,注重服务质量,得到广大消费者认可和好评。一个电话,饭菜、米、面、油或生日蛋糕便送货上门。对有的困难家庭一时资金紧,还可以赊款,极大方便职工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快节秦。铺店林立,相互增辉,守法文明经商,有力促进农场小城镇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