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资金管理 第二节 资金管理
一、流动资金管理
1988~1993年,农场一切流动资金由财务科统一筹集、调度、使用。基层核算单位年初核定流动资金使用指标,如超过核定指标需支付一定比例资金占用费。全场只有财务科在农行或其他专业银行开户,场办企业如到场外用款由财务科统一办理汇款手续,场内企业间资金结算,在财务科账户用存款(核定指标)内限额进行结算,企业内部承包组、家庭农场之间的结算也是坚持在本企业应付款账户用存款额进行结算。结算票据齐全、合法,统一使用内部转账结算票据。期间实施场长、经理责任制,农业生产队包干、定额上交利费税,余下按比例分配,准许生产队开户。但出现资金调度不灵,存在违纪苗头,农场1996年成立资金办(在财务科)取消生产队全部银行账户。各单位经济往来由资金办负责结算,在资金上进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禁止挪用与套取。资金办发挥场内银行职能,此办法从根本杜绝财务管理在流动资金管理上漏洞,一直坚持到建立核算中心。
由于国家拨款改为贷款,利息增加和严重自然灾害等各方原因。农场流动资金非常紧张,职工、干部长达40多个月开不出工资,外出旅差费都无法解决。1996年农场实施“饭碗工程”推行以地顶资、市场田等措施一定程度上缓解农场流动资金不足的危机,农场制定相关政策和制度,保证这一措施顺利进行。
1991年场财务科曾获得总局流动资金定额管理一等奖。
二、固定资金管理
1、固定资产管理
农场的固定资产按财务管理规定,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价值在 2 000元以上的有形资产如房屋、设备、运输工具、桥梁、晒场等,列入固定资产管理,通过提取折旧扩大再生产。农场在财务科设固定资产管理会计,对全场固定资产造册、设卡。基层使用单位会计也相应设固定资产台账,建有使用卡片。在管理上贯彻谁使用,谁建设,谁管理的原则,确保固定资产保值增值。农场按固定资产管理规定进行分类和计算,按折旧率进行提取折旧,计入当期成本形成费用。
固定资产实行有偿调转,固定资产调转时,凭计财科固定资产调令,办理手续。企业固定资产调转和变卖发生损益归调出单位按规定作账务处理。农场每年进行固定资产清查,以保证账物相符,如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领导反映并查明原因。随着全场农机具、房屋转让,工商运建服改制,国有固定资产逐渐减少。1996年起全场固定资产管理向固定资产增值、保值顷斜,为此农场出台《国有资产监控管理办法》,组织清产核资摸清家底,场固定资产会计参加上级业务学习和分局组织农场资产评估的全过程,为农场资产大批出售、建立规范、合法、公证的手续。
2000年全场固定资产原值5 951万元,累计提取折旧 1 653万元,固定资产净值为4 298万元。
2、固定资产投资的管理
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农场自筹和上级拨款购建,上级拨款比例相对较少,在管理上贯彻谁决策,谁投资金,谁承担风险原则。
土地、水利工程投资,农场筹集到资金后经场党政班子会议批准立项,列入基本建设计划。建设单位持计划、工程图纸、预算申请开工报告,到计划科、财务科备案,开工时先付 20%工程预付款,根据建设科或水利科审核的工程进度单,由财务科拨款,工程结束时,经有关部门联合验收合格出据,农场财务科拨工程款总额的 95%的投资额,留5%作为保修费。农场财务科固定资产管理会计,凭联合验收报告单作固定资产入账处理。
农场筹资按计划购置的设备车辆等,形成固定资产,由财务科按购置设备的发货票和一定采购费用,经场长批准记入固定资产账户管理。农场严格控制计划外工程、计划外采购。始终贯彻谁批准、谁负责,造成损失的按规定进行处罚。
三、专项拨款的管理
1994年起农场由原执行财务包干制转为所得税制,专项拨款改为政社性支出,费用中少部分是上级拨付,其余各项支出由企业自筹资金,实行自收自支,量入为出,自负盈亏方式。1990年后上级拨款逐年增加。1988~2000年,上级专项拨款总额3 125万元,实际支出7 084万元,农场补贴3 959万元,占总支出的56%。主要原因是农场企业办社会所有的社会负担均由农场自筹解决。 农场为了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还得筹集大量资金用于农田基本建设和科研等工作。1988~2000年间农场年人均承担超支费用181元,职均年承担超支费用197元,耕地亩年平均承担超支费用163元。
基本建设与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表
(1988~2000年)
表4—5 单位:万元
政社性支出情况统计表
(1988~2000年)
表4—6 单位:万元
续表4—6
四、家庭农场财务管理
1988~1996年农场对家庭农场承包经营,家庭农场实行自主经营,单独核算,定额上交、自负盈亏。家庭农场在生产队家庭农场往来账户控制下,各家庭农场建立简易账核算其经营成果。1993年随着国家会计制度改革和农场经营机制深刻变化,制定统一财务管理和核算制度,形成企业内部统一家庭农场承包账,规范家庭农场的财务核算和报表。
1996~2000年,农场对家庭农场实行租赁经营。此时按照“两自理、四到户”的要求构建家庭农场的财务,建立家庭农场在生产队的账户,在家庭农场按每个家庭农场设两个账户,即应收款账户和应付款账户。应收款账户记载农场应收的当年利费税及垫支款,上年陈欠等明细。应付款账户记载农场付给扣除利费税后上交粮款余额和劳务收入。记账方法采取以合法原始凭证进行复式记账。家庭农场间发生财务结算时,在应付账户余额中双方经会计填写家庭农场财务结算单,给会计审核后、出据,进行账务处理。家庭农场财务账做到日清、月结,按期公布上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