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污染防治

第二节 污染防治



                第二节 污染防治
  农场污染源主要有“烟尘,污水和生活垃圾。
  一、烟尘控制
  自1988年以来,农场逐步采取锅炉连片集中供热,减少烟尘排放以减少污染。由当时12台较大型锅炉减少到2000年的 7台,大都是较先进节能链式排渣炉,对锅炉房尘灰采取建密封灰池,以防乱飞,因炉渣都是喷水自动除渣,粉尘飘浮很少。1993年起农场在公车安装节油净化器,推广使用助燃节能剂,安装PCV阀治理汽车尾气。2000年全场工业烟尘控制达82%,锅炉治理率达85%,机动车尾气治理达75%。
  二、污水治理
  对农场环境污水排放产生污染有:造纸厂、卫生纸厂、职工医院、骨粉厂。其中造纸厂采用火碱造纸法,污水日排放300~400吨,采取回水池沉淀后排放,该企业在1994年“五小”整顿中关停下马。卫生纸厂1999年试生产,2000年正式投产,采取原料是废旧书刊脱墨工艺,污水处理是选用牡丹江生产先进污水处理设备,使废水循环再利用,在上级环保部门检查中污水排放标准低于国家标准。职工医院建在场部东边,远离居民区,污水80年代采取次氯酸钠杀菌后排放。90年代改用漂白精处理废水,设备简单,经济达到污水排放标准。盛华骨粉厂开始因产量少污水不多,后来随着产量加大,排放污水有异味,群众举报,环保科及时查处,下发整改通知书,厂主在环保科监督下建密封池,添加漂白精和生石炭,采取过滤后经地下管道排放,规定在夜间10点后排放,通过改造效果很好,周边群众满意。
  1999年对一个浴池排放污水进行处罚,并停业整改,建了两个渗污水井,使排放达标。2000年农场和房地产开发商共同投资18万元,建成从场部中心街通扁石河 2公里地下污水管道,将住宅楼生活污水,部分废水联网集中处理后排放,减少了环境污染。
  到2000年末,全场工业废、污水处理率达80%,排放达标率为75%。对居民区、企、事业单位、饭店采取漫流方式排放的污水加强监管,防止积流成臭。
  三、固体废弃物
  农场的固体废弃物包括工业废弃物和居民生活垃圾,每年约 5 000吨,主要采用铺路、改土造田等方式处理。1993年场部街道办正式成立环卫队,开始对生活区、主要街道设垃圾箱,固定垃圾点,定时拉运。垃圾场选择在离居民区较远的建设用土大坑或废弃煤坑,对垃圾进行分类,对易燃挑出分批点燃,其他的深埋。对厕所粪便直接送家庭农场地块。对锅炉渣先期铺路,后期砖厂收购作内燃砖材料。
  四、噪 音
  农场噪音声污染主要为交通噪声,随着小城镇建设发展,产生建筑施工噪声。对汽车噪音治理主要是采取征收排污费等方式,禁止机动车在主要街道行驶鸣高音喇叭。1990年起开始取消了多年设置的全部固定性高音喇叭。1992年将2处居民区内个人木材加工厂迁走。对于施工企业限制晚8点后不准作业。对歌厅音响进行限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