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饮食

第二章 习俗

第一节 饮食



                 第一节 饮  食
  改革开放以前的几十年农场职工饮食习惯一直受计划经济体制制约,形成自己生产什么,吃什么的自给自足型自然经济习俗。
  农场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豆,也种少部分高粱、谷子等杂粮,所以职工的主食品以馒头、玉米饼子或窝窝头、大子和少量高粱米和小米饭。副食在冬天主要吃土豆、白菜、萝卜、粉条。家家户户腌制酸菜和各种咸菜、大酱。逢年过节招待亲友端上一盆猪肉炖粉条是最受欢迎的。夏天职工种的各种小菜很多,猪肉炖豆角、土豆炖茄子、鸡蛋炒柿子是家常菜。90年代后期,节能日光暖棚大面积开发,春冬季各种反季节蔬菜,南方特产陆续摆上职工餐桌。农场试种的水稻面积逐步扩大,种植技术和品种不断改善,使大米的供应量满足食用要求。随着国家粮食政策改革,取消口粮供应制,职工选购面更大了,主食结构比例开始发生变化。农场个体养殖业发展迅速,市场贸易出现繁荣。职工自产的猪、牛、羊肉,鸡、鸭蛋、鱼大量进入市场,南方、中原一带生产的海鲜、水果、蔬菜也大量涌入农场市场。这时逢年过节及平时招待客人,职工餐桌上东北特产,南北风味,应有尽有,很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