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知名人士
第一节 知名人士
第一节 知名人士
段 世 杰
段世杰(1950~),原1969届北京下乡来场知青,现任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1969年来兵团三师二十九团五连,在农工排劳动。当时他年龄较小,兵团工作和生活条件很艰苦,他和老职工一样起早贪黑参加劳动。“跃进”劳动都是连队组织的业余劳动,靠自觉参加,每次他都主动参加,从不叫苦叫累。他一边专心学习生产技术,一边主动抢脏活、累活干,在全连组织的各种会议上能主动发言,在战友间注重团结,常帮助别人。连续二年被团党委授予优秀兵团战士称号。由于工作突出,被连队领导和群众推选到五连小学任体育教师。1973年,经连领导推荐,群众评议,上级考核,被北京国防体育学院录取,毕业后分配到国家体委工作。 2000年8月他参加全国业余蓝球赛,黑龙江省集贤赛区颁奖仪式,顺路回到阔别三十多年的第二故乡农场五队,受到农场和五队领导及当年指导员离休干部毕世友热情接待,在他们陪同下,走访当年老职工家,看望了老战友。在五队由农场、队领导及当年老战友,他的学生30多人欢聚一堂共进午餐,喝大碗酒,吃的是土豆、茄子、玉米家常饭,但气氛非常热烈。晚上他谢绝专程陪同前来的双鸭山市副市长丁桂英约请,在农场招待所留宿和战友们再叙往事,他深情表示,自己身在北京,但对这善良、勤劳的人们,广阔黑土地有着难舍感情,特别感谢是在这里的党组织培养,今后尽可能为故乡做些有益工作。
魏 克 佳
魏克佳(1942.7~),1965年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农业工程系,同年分配到集贤农场,先后任技术员,科员,电业所所长。1978年调总局计划处,先后任科员、副处长。1984~1985年任克山农场副场长,1985~1993年,先后任总局计划处副处,处长,总局总经济师,总局副局长、总局党委委员。在总局任职期间,分管计划、财务、农业综合开发等工作。曾参加和组织垦区世界银行开荒项目,日本贸易补偿项目,三江平原农业综合开发,垦区低产田改造,国家大豆基地建设,国家100亿斤商品粮基地建设等项目。1993年底调国家农业部农垦局任副局长。1996年任农业部机械化管理司司长。1999年任农业部农垦局局长,负责全国农垦系统领导工作。
孙 世 明
孙世明(194111~),山东省文登人。吉林工业大学机械制造专业毕业,大学学历,高级工程师。1965年12月入党。1968年12月参加工作。曾任兵团二十九团技术员、保卫干事、连队指导员、副场长,红兴隆农场管理局双鸭山农场革委会副主任、副场长、省农场总局工业处助理工程师、副处级研究员、佳木斯肉联厂副厂长、厂长、农场总局经委主任、农场总局副总工程师。1993年 9月任农场总局总工程师。曾获得省全面质量管理先进个人、省首批优秀企业家、省劳动模范称号。1991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张 祥 元
张祥元(1944~),黑龙江省宾县人。1968年12月毕业于东北农学院农学系,分配到兵团二十九团。1970年 8月入党。历任宣传干事、团直中学校长、兵团文教办干事、总局教育处科长机关子弟校校长、农垦经济学校党委书记兼任校长、三江食品公司总经理、总局工会副主席、总局项目办主任、总局计划委员会调研员。1989年晋升中学高级教师。曾被授予总局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省优秀共产党员、模范党务工作者、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1986年和1989年获省政府晋升一级工资奖。参与编缉了《中国经济法教程》、《市场营销学》。
刘 云 龙
刘云龙,1929年 1月生于辽宁省昌图县。1947年在集贤县政府生产部参加工作。1948年调入集贤县四方台农场,历任保管员、出纳员、会计、管理股股长。1949年2月入党。1952年1月任集贤机械农场经理科科长。1954年8月入省委党校学习。1956年5月至1967年 5月先后任生产队队长、场办公室主任、工业科长、农林科长。1971年9月任团生产股长。1973年3月后任煤矿矿长。1978年8月任公交科副科长。1979年2月任副场长。1983年1月任场长。1989年4月离休。身为领导干部,他多年来一直坚持廉洁为公,以身作则,从不搞虚夸,不讲排场,反对大吃大喝。他老人去世和儿女办婚事从未大操大办。当煤矿矿长 6年没给上级和亲友送一吨煤。当场长期间,年节从没向上级领导送过礼品。从不考虑个人待遇,总把机会让给别人,为此22年工资未调过。当矿长时他经常深入井下跟班作业,严抓安全制度落实, 6年基本上没有出现重大事故。在任场长期间,经常深入基层和群众打成一片,在实践中解决生产和生活问题,得到全场职工和干部信任拥护。1985年为适应上级要求干部年青化、知识化,他主动申请退居二线当顾问,初期仍负责全场基建工作。离休后为农场改革、产业结构调整经常献言献策,特别是为关心下一代成长而积极工作。他的事迹曾入编《黑龙江省农垦名人录》和《开国将士风云录》第二卷。
陈 荣 山
陈荣山,1949年 6月出生,原藉吉林省四平市人,1958年跟随其兄陈荣轩转业到原集贤农场畜牧队。1964年跟随兄调干转学去吉林省四平市。1965年考入沈阳军区后勤丹东卫校,毕业后分配某部卫生队工作,不久考入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1976年大学本科毕业。现任解放军第205医院主任医师,泌尿外科主任,国防泌尿外科学会会员, 第四军医大学兼职教授,锦州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沈阳军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沈阳军区高级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辽宁省分会泌尿外科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辽宁省分会器官移植会委员,锦州医学会泌尿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199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2000年享受副军职待遇。
王 承 艳
王承艳,女,1937年10月生于辽宁省鞍山市郊区四方台生产大队。1951年至1952年就读于长春市二中初中,后因家庭经济困难辍学。1955年到集贤农场参加工作,曾任店员、农工、代课教师。1959年8月开始一直在农场小学任教。1984年9月被聘任场直小学副校长。
王承艳从事教育工作20多年,始终工作在第一线。从1979年开始担任场直小学集中识字教学实验班主任,经过几年的辛勤劳动,努力摸索出“读写一条龙”的单项训练方法。1982年管局语文统考时,她负责的教学班平均分数 94.3分。1984年5月省农场总局教育局对教学班进行验收,学生读写能力成绩获总局第一名,受到专家好评。1972~1979年她连续被评为农场优秀教师,1979年10月入党。1980~1983年先后被管局、总局评为模范班主任。1981、1983年被评为总局劳动模范和特等劳动模范,省和全国三八红旗手及模范班主任称号。1982年被评为合江地区优秀党员。她的事迹收录在《黑龙江农垦名人录》。
李 天 澄
李天澄,女,1947年2月 19日生于北京。1968年10月由天津市铁路一中下乡,来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三师二十九团工程连。1970年5月4日入党。历任工人、武装排战士、九连学校高中教师、七连副连长。1974年7月至1977年2月任二十九团党委常委、副政委。1977年3月至1978年11月任农场党委常委副主任。1978年11月考入齐齐哈尔轻工学院硅酸盐工程玻璃专业。1982年毕业分配到哈尔滨市保温瓶厂任车间主任。1984年 8月调入哈尔滨市轻工业局,历任一般干部、副处长、处长、组织部部长等职。
李天澄在兵团和农场工作期间,无论当战士还是一般干部,在工作中勇于吃苦,不怕脏和累,处处起表率和模范作用。她干一行爱一行,多次被团和农场表彰。特别是走上团和农场领导岗位,仍保持普通兵本色,经常下连不用坐小车,蹲点和知青住火炕,同吃同劳动,及时解决许多青年思想问题,对分管工作认真负责,作风严谨,得到知青和老职工拥护和称赞。
宋 嘉 鹏
宋嘉鹏,1950年生于天津市。1968年从天津市下乡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三师二十九团水利连,任卫生员。1970年调三师钢厂工作。1974年从钢厂考入东北工学院学习。1977年大学毕业,分配到武汉钢铁公司工作。1991年调天津市钢管公司。现任天津钢管集团钢管公司副总经理。
王 伟 华
王伟华,女,1959年生于双鸭山农场,现任深圳市罗芳中学党支部副书记。1997年末她从农场中学借调到深圳市罗芳中学当班主任、英语教师,在长达 8年借调时间里默默耕耘。2001年复查出“乳腺癌”,她带病坚持到学期末,手术后不到一个月又回到校园。她接“烂班”帮助“差生”,用真心关爱学生。2004年再次诊断癌细胞转移,但无情病魔并没有吓退她,她边治疗边坚持工作,得到校领导和同事们的好评,学生们的爱戴。2005年 9月,王伟华通过“绿色通道”正式调入深圳。罗湖区政府向她颁发了特别嘉奖令,表彰她为教育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中共深圳市委、市教育局、罗湖区委相继做出《向王伟华同志学习的决定》。此后她又先后被评为“深圳市文明市民”、“全国师德标兵”、“广东省劳动模范”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她不愧为北大荒培养出的优秀女儿,为家乡人争了光。在2006年暑假她回场探亲,农场党委约请她在母校为全场教师、机关干部做了一场生动报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