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人物荟萃

第四节 人物荟萃



                第四节 人物荟萃
                  武 一 匡
  武一匡,字匡华,笔名武夷。1927年3月 18日生。江西省黎川县人。1949年参军。1950年10月毕业于原中南军政大学。曾任军政大学、二十三步兵学校、防空军第一预校、空军武汉防空学校(现雷达学院)教员。1958年 3月转业来“北大荒”,任《农垦报》、《北大仓文艺》编辑、中学教师、宣传干事、工会干部、文教科教研主任等职。1983年离休时入党,从事史志工作,任《黑龙江农垦史》编委,红兴隆管局史志办副主任兼副主编,双鸭山农场史志办主任兼主编,系黑龙江农垦史志学会理事,省史志学会会员,红兴隆文联理事兼副秘书长,农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委员,顾问。
  他主编了《红兴隆农垦志》(1947~1985)、《双鸭山农场志》(1949~1987),均获总局史志优秀成果一等奖,还编辑了《中共双鸭山农场组织史资料》(1949~1987)、《双鸭山农场工会志》(1947~1987)、《现代中国》(国营农场部分),《当代中国》(国营农场部分)。
  早年他曾在《解放军报》、《长江日报》、《战士报》、《战士生活》等刊物上发表作品,其中小品 《小清洁员》(在《解放军报》上发表)受到首长及战友们的好评。 1958年后,从在《农垦报》发表的《长林子风光》至在《老年报》发表的《我的健身七字诀》42年中,在省、市级报刊杂志上发表的作品已超过 300篇。报告文学《依兰行》、《养鸡自动线参观记》等在《北大仓》发表后,得到王震部长及总局领导好评。歌曲《风雨同舟》在双鸭山市春节晚会上演后,在省电视台、广播电台播放。《双鸭山农场之歌》(词曲)获全国场歌评比铜奖,并编入《全国农场歌曲选》,歌曲 《忆当年,启后人》获农场总局一等奖。编导的电视专题片 《在“拓荒牛”耕耘过的土地上》获总局优秀奖,《土地卫士》获总局二等奖,《风景这边独好》获管局一等奖。
  离休后,从事史志工作,连续 5次被总局评为史志先进工作者。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被省授予先进个人称号。
  他两次被总局、管局评为优秀党员。出席过省复转军人开发建设垦区大会,获省政府颁发的荣誉证书。市委、市政府授予“先进建国前老战士”称号。
  他的简历被编入《中国当代方志学者辞典》、《中国地方志主编名录》、《中国专家人才库》、《二十一世纪人才库》、《中国老年诗词艺术全集》、《三江人物大典》、《黑龙江农垦人才名录》、《中华老年光彩人生》、《延伸的长城—中国转业军官风采》等典籍中。
                 崔 银 科
  崔银科,河南省内黄县人,1935年出生。1951年 7月参军。195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洛阳步兵学校。在部队期间曾立三等功 3次,荣获武汉军区先进工作者称号。处女作《指挥》在解放军军校刊物封面上发表。
  1958年转业来北大荒,历任《农垦日报》摄影记者、双鸭山农场党委宣传部新闻干事、工会生产部长、庭院经济办主任。曾为中国新闻学会会员、黑龙江摄影家协会会员,农垦总局新闻学会副主席,红兴隆分局摄影家协会副主席。1981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主要摄影作品《丰收园舞曲》获中国摄影协会举办的全国农牧渔业摄影艺术展三等奖,甘肃、海南、吉林、黑龙江农垦联展三等奖。《大地的旋律》获黑龙江省“天鹅摄影”比赛一等奖、 《浙江画报社》全国摄影比赛纪念奖。《 乐在其中》获中国农垦新闻摄影比赛二等奖。《交卷之后》、《麦海涟渏》、《奋战火海》获中国农垦新闻摄影比赛三等奖。《新麦登场》获《摄影世界》全国首届孔雀摄影比赛四等奖。《金秋》、《北方十月》、《催春》获国营农场首届影展三等奖。《金色的年华》、《大地旋律》获农场总局影展二等奖,农场总局首届北大荒文艺创作二等奖,红兴隆垦区美术、书法、摄影四十年回顾展二等奖。
  他被编入《中国摄影家大辞典》、《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共和国专家成就博览》、《世纪珍藏版》、《世界文化名人辞海华人卷》、《黑龙江垦区名人录》。
  曾先后在《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经济日报》、《中国农民报》、《黑龙江日报》、《农垦日报》、《人民画报》、《民族画报》、《黑龙江画报》、《渐江画报》、《大众摄影》等报刊杂志发表作品1 000余张。入选各级艺术影展作品42件。
  他多次被农垦总局工会、红兴隆分局工会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工会干部。在抗洪工作中荣立管局二等功。荣获省政府颁发的北大荒30年荣誉证书,省摄影家协会颁发的摄影30年荣誉证书。被红兴隆管局授予“北大荒人”称号。被评为《黑龙江日报》、《双鸭山日报》、《农垦日报》、《广西农垦报》优秀通迅员称号。1995年退休。
                 金 大 宇
  金大宇,1975年 4月出生于农场,自幼爱好美术,喜爱漫画,在小学老师启蒙教育下,个人勤奋好学,善于观察领悟,练习漫画。12岁起就在全国和报刊杂志发表漫画,在全国各报刊杂志发表漫画作品10余篇。其中《自身难保》获《儿童漫画》杂志第二届小小漫画家,漫画大赛“小刺猬”金奖。《同桌之间》获《儿童漫画》杂志1993年度十佳作品奖。
  1994年,他前往北京学习动画制作。1995年进入北京红叶动画公司,先后参与国产动画片《海尔兄弟》、《西游记》、《菲菲的行业》等原动画制作。
  2000年转入深圳翡翠动画公司,参与国外加工动画片《大拇指乔治》(加拿大)、《威威狗》(法国)、《牙箍女孩》(加拿大)、《神雕侠侣》(香港)等原动画制作。
                 徐保满(徐敬东)
  徐保满(徐敬东),女,1953年9月生于天津市。1970年5月28日下乡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三师二十九团四连(双鸭山农场四队)。1978年12月29日返城。在农场 8年多时间荣获“五好战士”、“先进生产者”、“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工作队员”等荣誉称号。
  现任天津市南开大学金融系房地产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出版《房地产金融》等多部专著,并在国家核心级刊特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科研项目多项,曾获得天津科委软科学奖,3次获天津市优秀调研成果奖。曾被南开大学评为 “优秀教师”、“优秀新生指导教师”。被天津房地产协会、《天津房地产》杂志社评为“2004年天津房地产最具有影响力的十大人物之一”。2005年被评为“中国民主建国会全国优秀会员”(每5年评选一次,全国10万多会员评选300名)。2006年 4月获南开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现任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财金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民主建国会天津市委员会委员,天津市房地产企业商会特聘顾问,天津市审计局特级审计员,天津市房地产协会特约理事,天津市土地和房屋管理局科技专家委员会委员。
                  陈 勤 建
  陈勤建,1968年于上海市下乡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三师二十九团二连。后从农场考入大学。
  现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民俗学会城镇民俗保护发展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成员、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华东师大中国民俗保护开发研究中心主任等职。长期从事文艺民俗学、民俗学、民间文学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李 贻 玲
  李贻玲,女,黑龙江省呼兰县人,1953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高级政工师。
  1968年 7月从佳木斯下乡来农场,历任兵团战士、排长。曾参加了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役的国防架线任务。1974年 8月被推荐到八一农垦大学。1977年大学毕业回到农场,任中学教员、职业高中教员、农场宣传部干事、副部长。1991年11月调总局佳木斯肉联厂宣传部。1994年调农垦经济学校任教。1997年任学校党委办公室主任。2001年成立任农垦职业学院史志办主任。
  2004年完成 30万字的《黑龙江农垦经济学校史志》的撰写工作。撰写了近5万字的《走进往事》的回忆录。在2006年省政协出版的《知识青年在黑龙江》一书中,收录了她撰写的《肖荣连长》、《我的师傅杨殿荣》、《新婚对联》、《三个司务长》、《幸免遇难》、《夜救战友》、《暴雨抢场》、《业余生活》等文章。曾参编了中等职业教育教材《职业道德教程》一书(黑龙江出版社出版);撰写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初探》、《“一国两制”理论的哲学思索》、《浅谈非权力影响的作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历程》、《浅析精神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等数十篇论文公开发表。其中《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理论的奠基贡献》一文,被中国人民大学资料室收编。
  曾多次获得分局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三八红旗手、优秀教师,总局级优秀班主任、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优秀史志工作者等称号。1969年获得的“五好战士”奖状被北大荒博物馆收藏。
  近年来,参与了校企合作的调查、研讨与培训工作,承担了学院与九三油脂集团高级工商管理研修班、绥化分局工商管理培训班、铁力农场“商人培养年”的授课任务。
                 郝 晓 峰
  郝晓峰,女,1950年出生,上海市人,中共党员。1967年12月从北京市下乡到省集贤农场兵团三师二十九团。1985年7月毕业于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1991年4月结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硕士研究生进修班。现任职于北京市档案馆,系中国档案学会会员。曾任北京市档案干部培训中心主任,《北京档案》杂志编辑等职务,先后有20多篇文章发表于国家级、省级报刊杂志,其中,论文《档案价值的探讨》获江苏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80年代开始,她利用业余时间从事中国美术明信片版本的收集、整理、考证、归档工作,现藏近万种 3万余套,几十万枚中外不同版别的美术明信片。1998~1999年自费编辑中国美术明信片档案资料《明信片收藏指南》近10万字。
  光明日报、山东电视台、北京晚报等新闻媒体专题介绍过她的收藏事迹,传略载入《20世纪中国收藏家大全》、《名人风采》图典。2001年11月获20世纪中国收藏家大全编委会“第二届中国收藏家收藏成就奖”。2002年10月获北京市第三届家庭藏书状元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