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向前!向前!向前!

向前!向前!向前!


  
                   王 子 立
  十二连早就嚷嚷要成立武装、发枪。当时的知青,个个血气方刚,人人争当武装战士,都想为保卫神圣的祖国荣立战功。1970年1月 26日开大会,指导员胡杰忠宣布组建武装连的决定及武装连战士名单:“团里决定由十四连组成两个步兵排和一个管理排,下面我宣传武装连战士名单,王化斌、王荣春、张裕伟、张方……”此时会场里掀起了一个又一个无声的“热浪”。在长长的期盼和等待这后,我的名字终于从胡指导员的口中“嘣”了出来:“……理发员王子立,司号员……炊事员……下面我……”我当时只觉得耳中“嗡嗡”作响,胡指导员后面讲话的内容听不进去了。别人要发枪,我却要剃头推子了,刚才还是火热的心顿时凉了半截。心想:盼星星,盼月亮,竟盼来这么个结果,胡指导员根本就不了解我想当武装战士的急迫心情,这真是剃头挑子一头热……嗐,我这是气糊涂了怎么了,还没摸剃头推子就和剃头挑子搅和到一起了,唉!
  会后,立即按新建的班排讨论。通讯员、司号员、炊事班的同志们都先后发了言,我也别干坐着了,说吧。说的是什么现在已忘记了,反正与“为人民服务”有关,剃头吗?又不能拿着剃头推子冲锋陷阵。反正我当时的发言并不是我真实思想的表露,因为我心里正窝着一股火呢。
  上海知青陈申阳当了司号员,这正合他的心意。因为他在学校时就特喜欢吹小号,据说他哥哥是上海乐团著名指挥,对他影响极大。为了练小号他把门牙都拔了,装上了假牙,吹号时把假牙拿下来,形成气流通道,有利于小号的发声。连队起床、吃饭、熄灯等活动,陈申阳都按号谱,氢铜号吹得有板有眼。可是再好听的号音,我当时听起来都是一个调“哒嘀哒,哒嘀哒,哒嘀哒嘀哒……”,成了烦人的小喇叭,因为我心里余火还未消呢。嘿,年青人啊,就是爱钻牛角尖。
  3月 20日,武装连发枪了。不知为什么,胡指导员临时决定让我到二排机枪班任弹药手。摸着那黑黑发蓝、锃光瓦亮,在电影《上甘岭》里美国鬼子胆战心惊转盘式机枪,可把我乐懵了。胡指导员发话了:“明早 3点起床集合出发,到团部参加授枪仪式,今天早点儿休息。”我们在陈申阳“嘀哒,嘀哒,嘀哒嘀哒……”的号声中熄灯了。说来真怪,那天的号声我愣是听懂了:熄灯,睡觉,上床睡觉……
  21日凌晨,武装连准时集合出发了。我们背负着步枪、机枪和弹药仓,排着四路纵队大步向前走去,战士们群情振奋,一路上歌声不断:“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解放军军歌刚刚唱完,不知是谁又领头唱起了“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太阳还没出呢,歌声已经唱过了一天!天渐渐放亮了,40里崎岖公路,我们已经走了 4个多小时,已经走过大半,接近团部了。张井森、李相友、李远福、陆继华、沈庆余等许多机务排的老职工都分到了机枪班。张井森长得五大三粗,虎背熊腰,像一部小说中描写的巨人“参森”一样,机枪放在他肩上就像秫秆扎的玩具。俗话说“路远无轻载”,此时他也汗流浃背了,其他战士由于是初次负枪远行,个个气喘吁吁。胡指导员看了看表,团部要求 8点抵达,时间眼看就要到了,他的额头不禁暴起了青筋,擦了一把额头和脖子上的汗水,站在路边大声鼓动着战士的情绪:“同志们,在战场上时间就是决定战斗胜负的重要因素,团部要求我们 8点到达,现在时间不多了,我们一分一秒也不能延误!”胡指导员用力挥动着手臂,高声喊叫着,满脸的络腮胡子一抖一抖,豆大的汗珠在朝阳下闪闪发光。“同志们!有没有信心?”“有!有!”战士们齐声回答着,巨大的声浪传向四野。“跑步前进!”胡指导员一声令下,“咚!咚!呼!”整齐的跑步声响了起来,“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坚强有力的口号声与跑步声混在一起更加雄壮。刚才还松散零乱的队形,变成了一个整体,像一段整齐的城墙向团部迅速移去……距离团部还有几百米了,陈申阳吹响了冲锋号,“哒嘀哒,哒嘀哒,哒哒哒……”“冲啊!”我们忘记了长途急行军的劳累,兴奋地向团部冲去。
  8点整,大会正式开始。政委、参谋长在大会上讲了话。 步兵一、二、三连和机炮连代表也在大会上发了言。接着举行了授枪仪式,全体指战员站在毛主席像前,手握钢枪,庄严宣誓:“……我们要紧握枪杆子,屯垦戍边,建设边疆,保卫边疆,随时准备歼灭一切敢于来犯之敌。”接着,全体官兵迈着整齐的步伐接受检阅,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响彻云霄“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原载知青回忆录《难忘十二连》,哈尔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