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难忘的少年求学路

难忘的少年求学路


  
                   贾 玉 珠
  1959年春,我家从集贤县城搬到农场加工厂的跃进屯。那时我上小学3年级,学校在离家3里多远的场部南家属屯。学校的条件很艰苦,教室是一栋较低矮土房子,桌椅是高低简单的两条长板,教室光线很暗,冬季下午不到 2点钟就得开灯,墙上除了一块黑板什么也没有。对于挂图、标本、体育器材等根本没听说过。每天放学一溜烟向家跑,放下书包帮助家里喂猪、鸡、鸭,烧火。夏天放学早还得帮家里挖猪食菜、种小开荒。家长没有文化很少过问我们兄妹的学习,老师留的家庭作业我们千方百计在学校做完。
  要说上学最难是冬季,记得刚过11月,我们小孩已穿上棉衣,戴上棉帽子。这一年的冬季我升入高小,按学校要求高年级班取暖炉子由学生自己负责。班级由 2名男生组成一伙轮流生火炉子,大约八九天能轮一次。我从城里来不久,有的同学嫌我笨,还好我们同屯刘希昌同学主动和我结伙。冬季早上 5点多钟,天刚蒙蒙亮他叫起我,抱着头一天准备好的豆秸,、木块,顶着刺骨西北风向学校奔去,3里半地不足 20分钟就到。先是扒炉膛里煤灰,然后放豆秸、木拌。有时忘了带火柴还得去其他班找火柴,遇到炉子犯风,教室满屋是烟,只好开门放烟,待炉火烧旺得近一个小时。每次生炉子时很少能吃上早饭,只好随身带两掺面的馒头放在炉子上烤热拌着咸菜吃。彻底把教室打扫干净已经 6点多了,同学们也陆续来了,新的一天学习开始了。遇到学校拉煤,我们全班都去抢煤块,没有工具用手搬,用书包装,教室的一角总是堆放着很多煤块。冬季还要协助老师打扫三次炉筒,炉筒用铁皮卷的圆筒,一节节接起来供跑煤烟用。时间一长容易挂灰,炉子不好烧冒烟,打扫一次得一两个小时。每次我都主动留下帮助老师一起干,此活很脏,但同学们争着干,往往弄一身灰,被家长说一顿,但心里总是很高兴,因为做了好事。冬季教室经常是火炉根前很烤人,远处还有寒意,为了向火源靠拢,桌凳排的不成行,刚能挤过人。最冷的季节老师上课时不得不停下,喊一二叫大家一齐跺一会脚以暖身体。在那个年代冬季的农场小学生确实很辛苦,有些是今天小朋友无法想象的。冬天也为我们儿时少年带来无尽愉快,老师和学生一起打雪仗、堆雪人、打陀螺,充满了纯真欢乐。
  今天我特别感谢那个年代的培养、锻练,我们不仅学到课本知识,同时较早获得自主生活能力和战胜困难的勇气,为后来走上社会打下了坚实人生基础。少年求学路是艰苦的,但我真心感谢那段难忘的人生,真正体会到走过艰苦的路,就是人生的财富,现在看到小朋友在宽敞明亮、温暖舒适楼房上课,学校环境是那样优美而宁静,教学设备那样先进而齐全,老师又是那样亲切而认真,我真为你们高兴,不了解过去就不知道如何珍惜今天。亲爱的小朋友,前辈们多么殷切期望你们,刻苦学习,不畏困难,关心集体,热爱劳动,健康成长,早日成为国家合格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