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两场合并曙光诞生

第二章 并场初期(1953~1957)

第一节 两场合并曙光诞生


桦南农场与孟家岗农场合并,是从1952年冬开始的,1953年1月,曙光农场正式诞生。
  1952年11月、中共中央东北局指示:“为迎接大规模经济建设,办好国营农场,农场与农场间土地犬牙交错,合并有益的应予合并”。桦南农场与孟家岗农场都处在桦南县境内,相距很近,合并为一,规模适宜,两场耕地面积12.3万亩。并后隶属于松江省管辖。
  1952年冬进行的整党整场,为并场做了思想动员。整顿农场机构,严密劳动组织,开展群众性的反浪费增产节约运动,建立责任制,提高干部和职工的主人翁思想。在整党整场中,同时进行了并场的教育,教育干部和工人,团结一致建设农场,防止产生两场两派。桦南农场以刘岑为首,盏家岗农场以申益程为首,带领有关人员组成筹备小组,负责合并事宜,如合并后场部的地址问题,两场人员的安排问题,生产经营管理问题等。
  两场合并之初,场部暂设孟家岗。合并时选择的地址是原桦南农场场部(13队)。该处面临八虎力河岸的大片荒原,准备开垦,场部设此,指挥方便。后经勘测,开垦这片荒原须先筑堤防水,由于投资大,省农业厅未批,加之该处交通不便,又不处于中心地带,故再选场部地址于半截河。合并时人员安排,除留足本场需要外,其余人员外调。两场合并事宜基本结束,在孟家岗农场礼堂召集两场予部会议上,松江省农业厅副厅长田澍同志提议由大家给农场起名,在40多个场名中选择“曙光”并经上级批准,1953年1月1日正式启用,“曙光”意为农垦事业的兴起,有如破晓的曙光,照亮前进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