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植物保护
第八节 植物保护
农场的植保工作,坚持以防为主,综合治理、治早、治小、治了的原则。全场以植保站为中心,生产队以科研班的兼职植保员为基点形成植保网,植保工作逐渐形成制度化。主要防治对象是“三虫、三草、一病”。即:粘虫、玉米螟、麦蚜;野燕麦、兔丝子、毒麦;及禾谷类的黑穗病。
一、植保站
负责全场植保网的建设,植保人员的培训,植物检疫,病虫害的予测、予报和综合防治,调查研究,总结交流经验及推广新技术等工作。并担负赤眼蜂的繁、用、推、改的工作。
二,生产队植保员
科研班中有一名兼职植保员负责虫害(粘虫、玉米螟、麦蚜)的予测、予报,“三草一病”的调查,搞好综合防治及植物检疫工作。
三、测报网
分片以2、5、15队为重点测报点。组成全场的测报网。四、加强植物检疫工作。
四、加强植物检疫工作
凡调出调入的种子包括“南繁”回来的种子(在海南岛繁育种子),都要由植保站进行检疫,签发证明后方可发运使用,出了事故要追查责任。
五、抓好农药的贮备和药械的维修
六、防治指标
(一)粘虫:平均每平方米10头幼虫,必须防治,消灭在三令前,杜绝光秆田。
(二)玉米螟:玉米、高梁、谷子全部放赤眼蜂两次,达到在一收割期调查百株残虫不超过10头。
(三)麦蚜:有蚜率20%,平均每株有蚜10头,必须防治。
(四)禾谷类黑穗病:种子进行严格消毒处理,选育抗病的品种,建立无病种子田,减少重茬,积极推广以菌治菌的防治措施。到1980年小麦散黑穗发病率降到万分之五以下,玉米丝黑穗病3%以下。
(五)防治“三草”:要进行疫情普查,一经发现要发动群众彻底拔除,就地深埋或烧毁。含有检疫对象的种子一律不准播种。
七、综合灭草
在综合灭草措施中,贯彻“化学除草是基础,苗耙是关键,机械中耕是中心,辅之以人工除草”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