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十三节 农业试验站

第十三节 农业试验站


1949年解放三团于孟家岗地区建立农业试验站。1953年两场合并后改为“采种田”,设在畜牧场(现在的十三队),属畜牧场管辖.1954、1958年迁往场部,改为“试验区。1959年春,定点在15队正式建立曙光农场农业试验站。1962年与原10队(现14队)合并为良种繁育试验场,简称良种场。1963年与10队分开后改为良种站。1968年农场改为“兵团”。良种站则改为15连。1976年恢复农场名称后,随之改15连为15队和“良种站”两个名称同时用。1979年为落实“四化一供”种子工作方针,将良种站改为原种场。
  原种场现有生产田近1500亩。另有小区试验地144亩。1983年增加玉米自交系原种田30亩。1984年又新辟脱毒马铃薯种薯田15亩。
  原种场分大田良种生产与试验区二部分。试验区属原种场统一行政领导,业务直属生产科。多年来试验区技术干部一直保持4~5名,工人在10名以上,多则15名。技术组分四个小组即:小麦、大豆、玉米及多种经营组,各组分担各项试验课题和“良繁”任务.机车农具与原种场共用,未配置专用的生产资料。
  自1959~1987年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提供了各作物的优良品种,统计如下:
       年  度  为场内提供良种(吨)  年平均供良种(吨)
      1959—1966    6584.4       83.49
      1967—1976    61080.2      108
      1977—1983   11771       68.15
      1984一1987   920.8       230.2
  除提供良种之外,还配合生产积极开展农业科研活动,并取得如下的初步成果。


  (续上表)



  1985年开始滴灌试验,1986年继续试验,平均亩产475.6斤,比对照增产91.5斤,增产23.8%。此项试验为农牧渔业部下达的科研课题。
  1986年农场成立种苗公司,试验区从原种场分离出来归种苗公司管辖,继续进行良种繁育和各项课题的试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