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林业概况

第三章 林业果园

第一节 林业概况


山坡漫岗长满了天然次生林,树种大多为柞桦,山杨和康椴。十年动乱期间砍伐殆尽。
  据资料记载,1952年,育苗面积15亩,1953年人工造林98亩。由此可见,建场初期,由于农场地处岗坡,春天风大、干旱的地理位置,引起了领导对农田防护林建设的重视,为农场林业的发展起到了奠基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到1931年,农场林业有较快的发展,据统计林地达成面积为12405亩。由于1981年的7、8月份雨量偏大,合计为431.3mm;1982年5~7月份大旱,降雨量合计为103.7mm,造成了严重的灾害使落叶松死亡,特别是中、幼龄林几乎全部死尽,总计受灾面积达4992.5亩,所以1982年林地面积减少了。
  1982年的灾害、给农场的林业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推迟了农场实现林网化的年限。不能被灾害阻碍前进,农场继续振奋精神大抓造林,从中吸取了教训,调整造林树种,改变了过去偏重于落叶松树种的单调局面,仅在1983、1934两年里,造林面积则达或9621亩,验收面积为4199.7亩。
  1984年8月,普查资料表明,造林总面积再加上当年造林验收合格面积合计为11192.99亩。其中:农防林7042.36亩;用材林2534.1亩;绿化林614.6亩;果树637亩:其它为经济林,总蓄积量为25461.4立方米,农场基本实现了林网化。绿化居民点18个,占农场居民点的94.7%;道路绿化112.6公里。占农场道路的92.9%。到1937年累计育苗面积为4599亩。
              各年度林地达成面积和育苗面积见下表      单位:亩


  续上表



  注:1971年前苗圃面积未统计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