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林业对农业的作用

第三节 林业对农业的作用


林业对农业的作用,特别是农田防护林,能改善农田小气候、抗拒风沙干旱等自然灾害,为农作物生长创造适宜的生活环境,促进和保障农业的高产稳产。根据1978年的调查材料,分述如下:
              一、改善农田小气候
  小气候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因子很多,风是其中的主导因子。随着风速的变化、湿度、温度和蒸发,土壤含水量等也相应的起变化。林带改善农田小气候,主要是通过削弱风力,降低风速起到调节温度,提高湿度和减少蒸发的作用。
  (一)、降低风速:风通过林带,林带首先起到“屏障”作用,其次是部分气流进入林带起过滤器的作用。风与树干、树枝、树叶之间相互摩擦的作用下,削弱了风力,降低了风速。在林带背风面20~25倍树高的距离内,起到降低风速的作用,直接使作物免受大风的侵袭;同时也保土保肥,有利于农业生产。防风作用的大小与林带结构、树木长势、林带条数有关。农防林若形成纵横交错的林网体系时,防风效能显著提高。据调查当风越过第二条、第三条林带时,风速降低率分别比越过第一条时提高10~15%。
  如:1978年5月15日在五队两个地号调查林带防风效能的实测结果是:
                7—2号地林带防风效能调查表         (表一)



  注:林带:1966年植落叶松H=5.5米,6行,株行距1×1.4,紧密结构。
  (表二)           8~1号地林带防风效能调查



  注:林带:杨树、H=10.5米,通风结构。
  (二)、调节温度:在林带防护范围内,对空气温度的影响,一般是春秋增温,夏季降温。
  林带对温度的影响,与林带结构、天气类型,风速大小等有密切的关系。一般的天气条件对增温和降温的影响幅度不大,只是在特殊的天气条件下较明显。阴云、刮冷风的天气阻挡了冷空气侵入,在林带田地里,相对的表现出增温。对防止平流冻害的影响有一定的作用。
  夏季晴朗的干燥天气,由于林带庇荫内部凉爽,热风穿过林带遇到凉爽空气后,背风面表现降温。也由于林网内空气湿度大,消耗热量多等原因,在林网田地间,一般也表现出降温作用,越靠近林带越明显,如表三:
  (表三)             林带调解气温作用调查



  注·(+)表示增温,(-)表示降温。
  (三)、增加湿度:在林带庇护的有效范围内,空气湿度和土壤含水量均有所提高。主要是由于降低了风速,冬季积雪能保持在林间,在林网化的田地里,积雪能均匀分布,提高土壤和空气的湿度;同时削弱了地表空气层与上层干燥空气的混合作用,土壤蒸发和植物蒸腾的水气,能较长时间地停滞在林网里,在林带的防护范围内,近地表空气层的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一般较旷野稍高。见表四:
  (表四)           林带提高空气湿度的作用调查



  1978年在五队调查,农防林对土壤水分在小麦的苗期、生长期和收割期能提高土壤含水量1.7~4.8%,如表五:
  (表五)       防护林对土壤水分的影响调查



  (四)、减少蒸发:林带降低蒸发量,主要是通过削弱风力而风力起作用。在微风和无风的天气,林带对蒸发的影响不明显,风力大时较为明显。林带影响蒸发的范围,通常为林带高的20倍上下,可降低蒸发量10~30%左右。如表六:   (表六)         林带降低水分蒸发调查


   二、能使农作物增产
  由于农田防护林能改善田间小气候,使防护区内的环境有利于作物的生育、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所以,能保证作物高产稳产,而且籽粒品质好于无林带的农田。见表七和表八:
  (表七)     农防林对提高粮食品质的调查


  
  注。五队7~1号地,1978年调查,品种。大豆黑农10号。
  (表八)       农防林增加产量效益调查


   注:五队6~2号地1978年调查。作物:大豆黑农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