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建材生产
第五章 工副业
第一节 建材生产
木材加工
1953年基建科在外地雇了4个大锯匠,用人力加工木材。1955年安装了1台园盘锯开始机械加工,1956年又增设一台.年产量在500~700立方米。1957年安装了一台带锯。1959年成立木材加工厂。1963年又购进带锯一台。从建立木材加工厂后,不仅提高产量,而且制材品种增多,按需要加工,主要是房建用材,满足了全场的需要,同时还对外加工增加收入。木材来源主要是国家调拨,按国拨地点农场冬天组织人力、机械上山伐木。曾去过的林业局有双鸭山、桦南、孟家岗等。1969年木材厂与工程队合并为工程队。1970年,锯材设备发展到3台带锯,1台园盘锯,1台吊装车等,锯材基本实现了机械化。1984年成立建筑工程公司,木材厂与工程队分为二家,木材厂恢复为原来木材加工的专业厂。
砖 瓦
1956年4月建窑生产.1958年由2窑扩大到4窑,以后淘汰旧窑建新窑,1961年7月建6门桶子窑,1962年20门吸烟轮窑投产,1973年24门轮窑投产。
随着窑的扩建与改进,制砖设备也不断增加和更新。1961年5月半机械化制砖机投产,1967年4月启用自动化35型砖机,年产500万块。1981年5月购进40型砖机,年产500~600万块砖坯。
瓦的生产始于1959年,手工制造。1963年5月机制瓦投产,年产40~50万片。
六十年代还生产过陶瓷管、陶瓷缸。
水 泥
曙光水泥厂I959年冬开始勘测,1960年5月动工,1962年因经济困难停建。1966年重新上马。由于文化大革命原因时建时停直至1969年基本建成,1970年正式投入生产,年产量在3万吨左右,产品质量不断提高.1987年有职工820人,6个生产车间。为扩大生产能力,1983年开始筹备扩建,1984年动工,扩建工程竣工后,水泥年产量可达15万吨。
水泥镁质制品
水泥制品厂成立于1984年2月。生产工艺是半机械化,主要设备有制杆机,搅拌机、震倒机等。水泥制品有用于道路和农田基本建没的各种规格的涵管,建筑工程所用的水泥地板、水泥板,以及人行道水泥块,种植葡萄用的葡萄架等。
1987年秋镁质瓦厂建成投产,集资入股,成立董事会,自负盈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