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概况
第十一章 计划财务
第一节 概况
1948年无专人管计划财务,只保存单据。1949年经理科设会计一人,生产队配备一名会计,开始实行二级管理,二级核算。1951年建立了会计室,生产队除会计外又配专职统计员,同时健全了会计制度,统一制定了会计科目和核算方法。1954年农场在生产队又推行了班组核算改进经营管理,黑龙江省委农村工作部来农场总结经验,在全省国营农场推广。1957年,根据省国营农场会议精神实行“总额控制,单位包干,条条监督”的财务制度,加强财务管理,扭转盲目开支,损失浪费严重,成本高的局面。1960~1961年体制变动,实行总场、分场、生产队三级管理,三级核算。1962年又恢复二级管理,二级核算。1963年在原有的基础上总结出农场经营管理“五大制度”,以后不断充实完善,对农场经营管理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文革”期间计划财务管理制度受到批判。兵团时期实行团、连队二级核算管理。恢复农场体制后,仍为二级核算。1984年体制改革,兴办家庭农场及各种专业户,仍实行二级管理和核算,即:农场对生产队,生产队对各家庭农场和专业户。根据体制的变化,计划财务管理随之变化,以适应形势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