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共青团一、组织建设概况
桦南农场与孟家岗农场在建场时都建立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1953年两场合并后,建立了曙光农场团总支,下辖11个团支部,130名团员。郭猛同志担任总支书记。
1954年建立了团委,并召开了第一次团员大会。
1955年全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改名为共产主义青年团。曙光农场团组织随即改名。
1957年3月召开了第一届团员代表会,从此直到1965年8月共召开过九届团代会,这一时期团的工作正常发展。1966年“文革”开始后共青团停止活动。
兵团时期城市知识青年来农场,青年工作摆到了重要位置上,吸收城市知识青年入团,担任团的工作,使团的组织有了新的发展,团的工作更加活跃。
1977年后城市知青大批返城,使团组织从数量上减少,团的工作受到影响,但在较短的时间里得到了恢复。
曙光农场团组织发展情况表
(续上表)
二、团的主要工作活动
(一)、对团员和青年进行教育。团组织根据各个时期的情况对团员和青年进行教育。建场时期进行建场方针的教育,使青年认识到国营农场的发展前景,安心在农场工作。大跃进对期争当建设往会主义青年积极分子的教育。三年困难时期进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增产节约的教育。兵团时期对城市青年进行扎根边疆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近几年进行“五讲四美三热爱”、“四有”和法制知识的教育。各时期都结合进行困的基础知识的教育核典型先进模范人物事迹的学习。
(二)、开展青年突击队和五好活动。青年是朝气蓬勃的生力军,在建设农场中不断开展青年突击队突击手活动有声势,有效果,出现了“二高三好”(出勤高、工效高,质量好劳动纪律好、安全好)的社会主义竞赛局面。1957年9月团委表彰和奖励328名青年突击手,授予王永吉、林义、杨金芳、于希庆四名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奖章。开展“五好”活动时间较长、效果明显,即五好团支部、五好团员、五好团干部、五好青年。五好团支部内容是政治思想好;组织生活好;完成生产任务好;学习文化技术好;团结青年好。
(三)、“文革”中团员和青年上当受骗,参加所谓造反,革命大批判等活动。粉碎“四人帮”后,分清是非,肃清流毒。
(四),“采种支甘”。从1983年开始,响应团中央的号召采集草种树种支援甘肃,曾受到团省委嘉奖。1984年场团委发动全场青少年采种4640斤,超额完成任务,受到总局团委的通令嘉奖,场团委荣立集体三等功。
(五)、参加文明建设。1981年以来组织团员和青年积极参加文明建设。这一年出现了团员袁士杰、青年王兆玉舍己为人抢救落水儿童的先进事迹。同年还出现了奋不顾身将要爆炸的炸药包抱出危险区,保护了国家财产和同志生命安全的青年喻东平。1982年全场组织学雷锋小组206个,做好人好事4252件。1984年全场青少年义务植树112000株。
(六)、儿童少年工作。1965年良种场的团支部挑选三名团员组成儿少工作组,利用业余时间给儿童少年讲革命故事,组织儿童少年到地里拣黄豆,培养儿童少年从小爱劳动、爱集体的思想。儿少工作逐渐在全场铺开。1984年全场有5个少先大队,30个少年中队,聘请53名场先进生产(工作)者、优秀教师、优秀党团员担任少先队辅导员。1984年全场团员和青年捐款3475元,各种物品30余种1050件,支援儿少工作的开展。
1982年全场儿童少年2194人,少先队员2030A,辅导员73人。1983年儿童少年1984人,少先队员1700人,辅导员92人。1984年儿童少年1872人,少先队员1578人,辅导员64人。
三、整团团的纪律
整党的同时对团进行整顿。兵团时期1969年8月到1970年3月的整党期间,对共青团也进行了整顿。整团中发展新团员245名。1983年开始试点历经三年结束的整党,是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行的一次整党。同期进行了一次整团,使团组织的素质有了新的提高。
团组织必须有团的纪律作保证,才能正常进行团的活动。对违犯团纪的根据情节进行教育和处分。兵团时期团员中违纪较多的是返城不归,超假旷工、违犯制度,婚姻问题等。近几年在农场改革中,对损害国家集体财产的,违犯计划生育的团员进行教育处理的同时,加强对团员和青年进行“八法一条例”的学习.使团员和青年知法守法。
四、历届团代会及负责人
见下表:
历届团代会及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