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妇联

第三节 妇联


一、组织建设
  建场初期妇女很少,以后妇女逐渐增多,随之开始了妇女工作。1960年成立场妇联,以前妇女工作由场工会女工委员或女工干事负责。1964年至“文革”前妇联与工会合并。“文革”和“兵团”时期撤消妇联,直到1975年恢复。
  二、组织妇女参加农场生产建设
  1956年夏锄,全场妇女家属一千余人参加了生产,平均每人出勤21天。在1958年开始的持续几年的大跃进中,全场实行公共食堂制,幼儿园、托儿所普遍建立,使生活集体化,家务社会化,解放妇女参加生产。人力收割大豆放卫星(即创高效),三队(现四队)妇女王玉梅、于秀英最高日效达1.53垧。1961年在党代会上,女队长共产党员于书文,包车组长王玉珍,妇女排长雷芬(送肥肩挑创高效被誉称为铁扁担)受到表彰。1964年四队妇女出勤多劳动好,夏锄和麦收中这个队共用劳力5429个,其中家属劳力(主要是妇女)占了40%多。麦收中用劳力2508个,其中家属劳力占55.5%。兵团时期农业学大寨中、全场增大玉米种植面积,用工多,妇女家属从播种到收割坚持参加生产,妇女家属排成为一支重要的生产队伍。
  三、组织妇女参加社会和政治活动
  在:五次政治运动中发动妇女参加。如1958年开展的党的整风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全场18岁以上的家属505人参加。在正确处理恋爱、婚姻、家庭问题、教育后代、开展计划生育、团结互助、维护社会治安等社会活动中,妇女家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四、开展“五好”“三八红旗手”活动
  1958年在妇女家属中开展“五好四一运动”。五好是:工作生产好;学习进步好;邻居团结好;鼓励亲人生产学习好;教育子女好。四一是:节约一把米;节省一尺布;节约一元钱;节省一把柒。1963年开展“五好家属”活动,五好的条件是:政治思想好;参加集体劳动热爱公共财产好;执行政策好;勤俭持家安排家务好;家庭和睦邻居团结好。这年评选出场级五好家属19名。从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陆续开展,五好条件内容随当时的中心工作略有变动。以后转入开展“三八红旗手”、“好婆婆”、“好媳妇”活动。1982年3队郑德华、12队陈若霞被省里授予“三八红旗手”光荣称号。
  五、维护妇女和儿童权益
  大跃进年代妇女参加劳动出现怀孕临产或刚满产假就参加田间劳动,造成因劳成疾因劳不孕。1981年在场党代会的工作报告中提出: “要注意妇女的特殊条件,坚决实行三调三不调(调近不调远;调轻调不重;调干不调湿)及月经期休假制度”。1984年四队对出勤的妇女家属照顾五点:即晚上班一点(半至一小时);早回来一点(半至一小时);地近一点;多表扬一点;兑现及时一点(同工同酬及时兑现)。兵团时期在农业学大寨中妇女家属的劳动量是大的,由于对妇女的生理特点照顾得较好,很少出现不良后果。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打击残害妇女和女婴的犯罪分子,从1949年到1983年,共惩办通奸犯6人,拐骗妇女犯3人,强奸犯11人,奸淫少女犯17人,奸污女青年犯9人。
  六、历届妇女代表会及负责人
  第一届妇代会:1960年5月31日召开。出席代表39人。场妇联主任张敏作《全场妇女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树雄心、立大志,为六0年全面持续大跃进而奋斗》的工作报告。
  第二届妇代会:1961年8月召开。妇联主任张敏。
  第三届妇代会:1962年5月28日召开。妇联主任张敏。
  第四届妇代会:1963年5月27—31日召开。妇联主任张敏。
  从1934年起妇联与工会合并后不另开妇代会。
  三十一团首届妇代会:1975年4月21日召开。负责人扬风云。
  恢复农场体制后首届妇代会:1977年3月19日召开。负责人杨凤云。
  第十一届妇代会:1982年2月23日召开。妇联主任张敏。
  由于农场体制变动,妇联有时建立,有时撤消,有时合并,故妇代会不能顺序召开。十一届妇代会是以工代会顺序而来的,因妇代会与工代会届次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