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组织沿革
第二章 卫生
第一节 组织沿革
桦南农场、孟家岗农场(解放三团)两场在合并前都设有卫生机构。
1953年两场合并后,成立了曙光农场卫生所,所长兰其沛。在人少条件差的情况下,只开设了内、外、妇、儿、检验、中医等科。助产士1人,一个医生兼管几科,专设一人下生产队巡回医疗。简易病床12张,建筑面积200平方米。
1958年从转业军官中把做过医务工作的调到卫生系统,从此农场医疗卫生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场部由卫生所发展成卫生院(以后称职工医院),增设了化验室和手术室,各部门、各科室逐渐建立健全起来。场机关设有文教卫生科。生产队建立卫生所。
1964年,医院迁移到原学校,病床增加到80张,医院工作人员45人。前后又新添了一些设备,x光机一台(200毫米),显微镜一台,九孔无影手术灯一台,1/10000分析天平一台。万能手术床一台,心电机一台,电离心机一台,电冰箱、烘箱等。这些设备的增加,给医疗工作创造了条件。
1969年兵团时期建立卫生队。
1984年体制改革建立卫生中心,22个卫生所,一个中心卫生所(9队),卫生队伍140余人。职工医院大楼(面积3,600平方米)建成。1983年农场总局授予职工医院“文明医院”称号。
1985年将水泥厂卫生所改为水泥厂职工医院。9队中心卫生所改为第二职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