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计划生育计划生育农场计划生育工作是从1963年开始的,1934年成立了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守斌(党委副书记)。计划生育工作开始时阻力很大,尤其是思想认识阻力。负责具体做这项工作的医生张玉兰同志,受到不少的非议和讽讥,她以工作为重排除阻力不怕困难,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赞扬。1963年是大宣传的一年,这年冬至19G4年春大抓了一次。1964年冬至1965年春大抓了一次。1965年冬至1966年春大抓了一次。三次大抓不仅打开了局面,而且取得了较突出的效果。从1963年至1966年2月,全场做男性结扎的594人,女性结扎的27人,占有生育能力的40.3%。全场上节育环的103人,做人工流产的89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63年的56.3‰,降至1965年的33.4‰。1963年共生小孩576人,1955年生小孩384人。出现了很多执行计划生育的好典型。农场的9位党政领导干部中有5位多子女的都做了结扎手术。机关干部刘欣、邱天惠各3个、2个女孩无男孩,1954年头一批做了结扎绝育手术。12队职工孔宪礼没有男孩想结扎,就是父亲不通,经回娘家的女儿做工作思想通了。10队有个从公社过渡到农场的职工孙景海49岁6个小孩.人口多收入少生活困难,原来坚决不做结扎手术,看了一、二年思想通了,做了结扎手术。思想工作做到家庭,坚持三通(即本人通,爱人通、老人通)。计划生育工作是一场思想革命。1965年全场还有几个“四仙女”、“五仙女”的人,仍抱着“不生儿子不罢休”的决心,须要做长期的思想教育工作。1966年5月,东北农星总局在场召开了计划生育工作现场会。
1966年“文革”开始,使计划生育工作受到极大冲击,人口出生率由下降开始回升。粉碎“四人帮”后,重新建立计划生育委员会,使计划生育工作恢复起来。计划生育还有反复的时候,1980年计划外生育58人,受到了总局党委的批评,并免去先进农场的称号。
农场接受批评教育,采取有力措施,迅速扭转了计划生育工作的局面,人口自然增长率由回升而下降,取得新的突出成果,因而1985年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授予曙光农场“计划生育先进单位”称号。
农场对计划生育外生育职工给予严厉处分。1980年计划外生育58人(3胎4人),受处分职工31人。1981年计划生育8人,受处分职工10人。
历年计划生育情况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