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曙光农场科学技术委员会

第六编 科技

第一章 科技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第一节 曙光农场科学技术委员会


曙光农场科委于1959年建立。科委主任:宋发才(场长);组长:徐洪福(副场长)、王守斌(党委副书记)、孙洪武(副场长)、祖秉文(农机技师、科长)。农业小组组长刘明允(农业技师),组员4人;农机小组组长祖秉文,组员6人;畜牧兽医小组组长徐英武,组员2人;医疗卫生小组组长腾瑞廷,组员4人;科委办公室秘书赵仲,成员4人。
  曙光农场科委于1959年建立后,适应了大跃进大搞群众性的技术革命、技术革新的时代需要。这一对期内,组织机构比较健全,工作也十分活跃。1063年之后机构解散,农场的科技工作由各业务部门分别自理。1972年恢复科委,是虚设机构,1978年3月重建科委,仍是虚设机构,由党委书记张子瑜兼主任,赵仲、宋仲石副场长兼副主任,各业务科室领导为科委的委员,科委专职人员附属于生产科的编制之内。1973年建立了“农机科研站”,行政上属修造厂领导,业务领导由农机科。
  1979年下半年,按照中央文件精神.开始进行科技干部的技术职称的套改、复查工作。次年紧接着在总局、红兴隆管局的统一布署下,进行了技术职称的授予工作。
  1983年春,曙光农场开始机构改革,调整了科委成员,由15A组成(科委主任杨清福,副主任朴铜春、董振瑞),把科委机构从生产科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编制的科技办公室。科技办副主任杨国春,负责全场科技综合管理工作。原种场(即农业科学试验站)的技术干部充实到6名,恢复了中断两年多的农机科研站。修造厂厂长连继哲兼任站长,工程师王乐梅任副站长及厂技术组长,厂站合一,业务上接受科技办的指导(修造厂的业务仍由农机科领导)。农场科技机构的这一改革、变化受到总局科技处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