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七十年代先进技术的引进与推广
第三章 先进技术的引进与推广
第一节 七十年代先进技术的引进与推广
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不仅取决于对白浆土的长期改良,用养结合保持地力以及栽培技术的不断改进,而且应该随着生产力的提高逐步引进、推广先进技术。 自七十年代以来,曙光农场工农业生产在引进先进技术推动生产发展,已经取得明显效果的主要项目有:
一、化学灭草技术
七十年代曙光农场化学灭草的范围,由六十年代开始的单一小麦扩大到大豆和玉米、水稻等四大作物。1978年开始小面积试验应用氟乐灵防除大豆田间杂草,1979年全场普遍推广。达到大豆面积的90%之多。玉米化学除草面积达到60%左右。
1965年~1971年,曾经利用飞机喷洒药剂防虫灭草。场部修建土飞机场一个,后已废弃变为耕地。
二、药剂拌种
五十年代就开始引用“六六六”、“赛力散”等农药进行播种前的种子拌药处理。此项技术措施对于防治病虫害,保证作物全苗,起到重要作用。因此,药剂拌种技术一直沿用至今。六十年代,修造厂吸收生产队的改装经验,制做了一批铁桶式拌药机,使全场的粉剂拌种作业实现了半机械化。1983年,从八五二农场精选机厂购进了一批仿美式的拌药机,性能更加先进,既可以使用粉剂拌种,也可以使用药液拌种。
目前全场使用的种子处理农药主要有“多菌灵”、“克菌丹”、“拌种双”、“福美双”等品种。
三、粗、精饲料粉碎机
1965年农场先后三次组织全场有关干部、工人去吉林九站农科站和宁安农场参观学习,推动了全场养猪业的发展,促进了农牧结合。
参观学习之后,由机务科负责技术指导,修配厂承担改装、加工任务,当年为全场各队制造了一批既可粉碎精料(玉米),又能粉碎粗料(玉米秸、大豆秸)的饲料粉碎机。还改装了一批青饲料粉碎机,又名“菜泥机”。从这一时期开始,农场的养猪业实行了“生料干喂”和“稀食饱喂”的饲养方法,提高了养猪业的劳动生产率。
四、轨道挖土机
1975年由修造厂承担部件制作并协助安装,为砖瓦厂仿制了一台轨道挖土机,1976年投产,班效挖土180~200立方,可制砖6~7万块。由于自制了这台轨道挖土机,使砖瓦厂的生产能力提高到年产红砖550万块。挖土机作业仅需2人。
1977年桦南制砖厂前来参观学习,也仿制了一台性能相似的挖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