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八十年代先进技术的引进与推广

第二节 八十年代先进技术的引进与推广


曙光农场从t983年开始探索改革,各级领导对于科技信息和采用先进技术的注意力和兴趣与日俱增,已经采用的先进技术主要有下列几项:
  一、复合矿化剂
  曙光水泥厂1970年正式投产。投产后的多年,水泥质量一直不稳。1983年水泥厂组织有关人员先后分三批去广西北流水泥厂操作学习,每期一个月。学习回来采用了复合矿化剂配料,此后,生产的水泥标号稳定在325号以上,其中425号可达到70%。
  二、优良禽种与全价饲料的应用
  1983年成立畜牧公司之后,建立一个种禽场。有自制电动孵化器三台。1984年种禽场育“康贝尔”、“星杂288”、“罗曼”、“罗斯”、“白洛克”、“W36”等各种优良品种,为全场提供了养禽示范和供应了禽雏.并应用了玉米、豆饼、麦麸、鱼粉、贝壳粉、多维素、添加剂等原料配合饲料,收到了产蛋多,增重快的良好效果。
  三、高档饮料的研究
  场部综合饮料厂,目前生产的“小香宾”、“雪梅露”深受市场欢迎。并与场内外几家建立联营或提供技术。为了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正在努力扩大产量,增加品种,提高质量。
  建立饮料研究室,开展保健型高档饮料的超前一步的研究,依靠科学技术促进饮料工业发展。对于增强企业经济腾飞的后劲,具有重大意义。
  四、场所挂钩培育良种
  1983年10月,曙光农场与克山农业科研所签定了一份场所挂钩技术协作合同。为期十年(1984~1993年)。其目的在于解决农场的种子(即小麦和脱毒种薯),发挥良种的增产作用。这个举动是积极的,完全符合开放、搞活的改革精神。
  以后全省由35个单位组成了小麦新品种选育、繁殖、生产经营、科研生产联合体。共有15个农场是联合体的成员,曙光农场是其中之一。联合体与克山农科所签定了一个为期五年的协作合同。因此,曙光农场1984年与克山农科所挂钩签定合同为这一新合同所代替。
  五、甜菜高产攻关
  历年来全场甜菜种植面积不大,产量不高,全场平均亩产仅在千斤上下。随着全面兴办家庭农场,甜菜是大幅度提高种植业经济效益很有潜力的经济作物。桦南甜菜站选择一队为试点,无偿的向甜菜种植承包户提供塑料大棚纸筒育苗移栽种苗,计划面积为45亩。纸筒育苗移栽技术是桦南甜菜站于1983年、1984年两次派人赴日本考察、学习引进的。场科委利用一队的客观优势,纳入重点科研项目加以培植。经场科委申报,已列为红兴隆管局新上科研课题。
  六,滴灌技术
  大田作物滴灌试验是1984年初农牧渔业部落实给曙光农场的试验项目。同时属于国家经委的试点。试验区15队,总控制面积260亩.滴灌具有省水,易被掌握的优点,是国内外较先进的灌溉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