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回忆录 难忘的教训

第二节 回忆录 难忘的教训


 难忘的教训
                 刘明允
  1955年,春播后雨量适宜,麦苗茁壮,长势喜人。全场上下鼓舞欢腾,都在企望小麦亩产能达300斤。
  六月下旬根据粘虫测报情况,每个队糖醋盆测报点成虫雌蛾超400头,有的达1000头,判定小麦灌浆期粘虫有大发生的可能。据省农管厅文件指示精神,采取了果断措施早期防治。用糖醋盆配合糖醋草把,对成虫(蛾子)普遍进行诱杀,企图一举全面歼灭,争取丰产丰收、每个队组织30~50人参加这项工作。防治了十余天,全场共用了糖八万斤、醋四万斤。当时桦南、佳木斯市的糖醋都被买光。我场是农管厅的典型场,执行指示消灭虫害率先示范。七月上旬果然粘虫大发生了。严重的一队(现六队)一号地,每平方公尺幼虫超l000头全队动员男女老少齐上阵,用洗脸盆在麦棵中掏进行捕捉,每垧地可捕幼虫1000公斤,在地两头挖大坑埋葬。虫未捕净麦棵被踩倒狼藉不堪。省厅来场检查工作的人员核算,捕杀成虫(蛾子)成本每头达0.05元,说起来惊人。采取的措施是否得当是值得深思的。诱杀成虫措施本身是欠妥的,事与愿违恰得其反,是当时科学水平所决定的。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低级到高级,由不认识到认识。没有前者的牺牲,就没有后起者的前进。
  群众反映说:“这不是诱杀是‘请客’,把附近村屯麦地的成虫都请来了‘会餐’”说的很有道理。附近村庄的麦地未加防治粘虫虽有发生但不严重,农场麦地进行糖醋诱杀成虫,由于农场土地与农村土地毗邻交错,附近村屯麦地的成虫被诱来农场的麦地,因此就形成了成虫“就餐”。以致最后幼虫大发生,粘虫猖獗,为害甚大,严重地号几乎绝产。如一队一号地亩产仅l6斤。全场小麦损失的数目就相当可观了。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l975年我场粘虫又有大发生的可能,采取了在幼虫期药物防治毒杀,加强了虫情调查,得到了好的效果。
  1955年虫灾惨痛教训,我终生难忘,应引以为戒。上级指示精神应当执行,不能胶柱鼓瑟机械执行,来自群众的意见要虚心听取不能独断专行。科学的道路是不平坦的,是无止境的,必须诚恳、认真实践,方得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