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曙光农场志》(1986~2000)出版了,这是继《曙光农场史》之后又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丰硕成果,是曙光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大喜事,可庆可贺。
  《曙光农场史》于1988年出版,真实、系统地记载了曙光农场从1948年到1988年建场40年间的峥嵘岁月和沧桑巨变。为了不间断历史,并衔接有序,续志重点记述了农场1986年至2000年翻天覆地改革的历史脚步。
  15年间,农场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线,其他配套改革与之同步进行,并健康有序发展,使农场充满活力,呈现出勃勃生机和欣欣向荣的景象。在抓好主业、发展两翼、加速转型、富场富民的战略思想指引下,在农业上种植业结构不断优化,实施了“以稻治涝”战略工程,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和有机农业的发展成效显著,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工业经济走出低谷,并逐渐发展壮大。以猪为龙头的畜牧经济飞跃发展,“曙光生猪”绿色品牌响遍垦区内外,规模生产辐射周边地区。农场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以非国有经济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存的格局初步形成。与此同时,农场科技、教育改革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卫生事业有了长足发展。教学楼、办公楼、居民住宅楼拔地而起,配套工程陆续竣工,一座农垦新城粗具规模。农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作为现任领导,对曙光人民创下的卓越功勋,对历届领导的光辉业绩,特别是为农场开发建设献出宝贵生命而长眠在这片土地的英灵,不能湮没无闻。盛世修志是我们的幸运,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古人云:修史之难莫过于志。志书是内容浩博,真实繁杂的系统工程。编纂者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指针,学习了方志理论,聆听专家授课,深入基层精查细访,博采核实,严谨治学,体现了埋头编修,勤于吃苦的精神。在志书编修过程中,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关心和农场40多个部门百余人的通力协作,终于问世。本续志于 1999年起步,9年磨砺,篇目五次审核,初稿反复修改,经过三级审稿,80万言资料性著述终于在2008年初完成。在志书告竣之际,谨向提供资料的人员和辛勤笔耕的编纂人员以及关心农场志书的同志们表示衷心感谢。
  本志书用严密的结构、平实的语言,全面系统、真实准确地记载了曙光农场15年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自然等诸方面的历史和现状,既不违背志书体例又重点突出了农场特色。
  它不但可为领导管理农场提供决策依据,又是教育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一代的乡土教材,还可为后世留下宝贵的历史资料。它不但是农场宝贵财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资源宝库中一个重要信息载体,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场内外对综合信息的需求与共享,从而达到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服务当代、惠及子孙的修志目的。
  借古鉴今,修志为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可从志书中得到启迪,找到灵感,为我们提供继承的内容,成为创新的源泉。
  让我们共同祝愿曙光农场经济繁荣,社会进步,人民生活幸福安康。我们也一定会与时俱进,继续谱写曙光农场明天光辉灿烂的新篇章。
                                 农场场长:石川宝
                                 党委书记:周庆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