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例
凡例
凡例
凡例
一、《曙光农场志》(1986~2000)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实事求是地、全面翔实地记述了农场在断限内自然和社会发展的状况,力求达到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的统一。
二、本志书上限为1986年,下限为2000年。为反映历史全貌和前史未收录的内容,有些方面追溯到建场初期。
三、本书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 7种体裁记述,以志为主。语言文体通用白话记述。
四、本志书篇目按编、章、节、目排列,共设 8编、59章,另有概述、大事记、附录及后记。全书含地理 建置 人口、体制改革、经济、经营管理、政治、科教文卫、社会、人物诸编。
五、人物编人物传记按生不立传原则,只收入已逝去的在农场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人物简介按任职先后排列,表包括分局以上先模人物、高级职称(包括高级政工师)人员,按获奖或评定职称年代先后排序。
六、志书中数字来源,主要是财务、统计数字,各部门、单位的统计资料,其数字一律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最后一位四舍五入。
七、志书资料来源,有各类档案资料(文书档案、专业档案、人事档案)和部门、单位保存资料,个人文字资料、口碑资料等。
八、各类统计表中,应有数字而空缺的和原未有的数字一律空格。
九、计量单位一律采用公制,如长度用米、公里,重量用公斤、吨,面积采用平方米、平方公里,体积采用立方米,土地面积采用亩、公顷,人民币采用元、万元,时间表述采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公元纪年全称。
十、本志书断限外相关内容,以限外辑要(2001~2005)收入附录中,限外辑要图片在限内志书图片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