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四
四
农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居民收入不断增加,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观念不断改变,衣食住行用发生巨大变化。衣着由蓝灰黑老三色向五彩缤纷转变,由传统普通型向流行型转变,部分家庭还购置了真皮服装,款式新颖别致。饮食由温饱型向营养型转变。住房由土坯瓦盖已发展为砖瓦化,现已向楼房过渡,装修环保、美观。交通便捷,外出由定点大客车向招手即停的出租车转变,部分家庭还购置了自用小轿车。家电已进入千家万户并向名牌转化。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创建文明单位、文明家庭为主线,推进了小康队的建设。加强了文明建设、景观建设,彻底治理脏乱差,创造优美环境。民政工作成效显著,认真落实优抚政策,复员退伍军人安置率达100%,抗灾救灾已形成“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良好氛围,弱势群体得到救助,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人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既积极为社会做贡献又注重享受生活,老工人、老干部的阅览室、游艺室、门球场、乒乓球室、台球室天天开放。居民秧歌队、腰鼓队、合唱团十分活跃。歌厅、舞厅到处可见,唱歌、跳舞已成年青人消费的时尚。广大居民尽情地享受着幸福快乐的生活。
曙光农场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虽然受到市场制约和自然灾害的影响,但是,由于全场上下齐心协力,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不忘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根本宗旨,在改革的大潮中,开拓进取,使农场经济日益繁荣,人民生活逐年改善。这些成绩的取得,首先是因为坚持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二是坚持了依靠科学技术推动农场经济的发展;三是合理地调整产业结构和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二高一优”农业;四是发展以猪为“龙头”的畜牧业;五是非国有经济已成农场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了职工收入。农场在发展中仍存在一些不利条件,主要是农业水利等基础设施薄弱,抗灾能力较低;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第一产业比重过大,二、三产业发展迟缓,支柱产业偏少;部分人员市场观念淡薄,缺少敢闯敢试的意识,农场收入增长缓慢;待业人员就业门路不广,社会负担还比较重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场前进步伐。但是,农场优越的地理位置,方便快捷、四通八达的交通条件,现代的通信条件及良好的设施和环境,使其发展前景看好,潜力很大。
农场党政领导班子和全体职工群众,将通过改革与发展的实践,认真总结改革发展中的经验教训,扬长避短,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坚持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不断创新,继续发扬“北大荒精神”和“曙光人精神”,为早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而努力,让农场的明天更美好,让人民的生活更加富裕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