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土壤 第四节 土 壤
农场土壤分为四类,八个亚类。其中:
(一)棕壤,分为三个亚类第一章地理
山地棕壤:一般为半风化的花岗岩残积物,土层薄,无垦殖价值,适宜植树造林。
沙岗棕壤:分布于八虎力河、倭肯河沿岸的岗坡地上,垦前植被为柞桦等幼林,母质为砂砾沉积物和风化残积物。其剖面特征:上层为黑土,厚10~20厘米,质地疏松;下层为浅棕色,中壤质类石砾壤土;再下层是冲击沙或堆积物,土壤肥力不高,但矿物质多,土温高,施有机肥可高产,适宜种瓜果、花生等作物。
草甸棕壤:分布在沙岗棕壤下部,或局部高地上,肥力较大,适合种玉米、大豆、小麦等作物。但是,由于耕作时间长,肥力显著下降,为重点改良土壤。
(二)白浆土,分为二个亚类
白浆土(即岗地白浆土):它分布于丘陵漫岗上,这类土壤多为早期开垦。由于相当长一个时期的耕作,肥力显著下降,有机质由原来开垦初期的4~5%下降到2~3%,风蚀水蚀严重,黑土层减薄。
草甸白浆土:这种土壤潜在肥力和速效养分比较多,是农场农业价值高的土壤,主要分布在漫岗上,适于种小麦、大豆、玉米、高粱,谷子等作物。
(三)草甸土,分三个亚类
草甸土:主要分布在八虎力河、松木河、倭肯河沿岸,是在冲击沙上发展起来的,是农场土壤肥力最高的土壤。目前主要是季节性土壤湿度大、温度低、矿化度低。
白浆化草甸土:它分布在漫岗沟谷两侧和局部苔地上,养分含量较高,黑土层较厚。
潜育草甸土:分布于草甸的蝶形洼地或水线两侧。
(四)泛滥土壤
这种土壤分布于八虎力河、倭肯河、松木河防洪堤以外的河滩上,尚未开垦或开荒后不能正常种植。
各类土壤面积
表1—1 单位: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