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农机具与更新

第一节 农机具与更新



                 第一节 农机具与更新
  一、原有农机具状况
  曙光农场始建于1948年 8月,经过37年的发展,至1985年,主要农机具拥有情况是:东方红—54—60—75、德特—54等链式拖拉机共84混合台;铁牛—55、尤特兹—45等轮式拖拉机共计60混合台,ckn—4、东风—90、东德产E—512、C12M(罗马尼亚产)等自走式联合收获机共37混合台和C—6、解放4.9、开封—4.9等牵引式联合收获机共 40混合台(1988年牵引式收获机全部淘汰)。配套农具有:机引犁、轻、重耙、条播机、4.2—中耕机、C—11联结器、V型镇压器等600台套。长期以来,农场农机具因更新换代缓慢,导致机械设备陈旧老化。据 1986年统计,拖拉机、联合收获机、配套农机具报废再用率分别为88%、87%和 84.5%,阻碍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薄弱。为改变这种状况,农场加大了更新农机具的投资力度。
  二、机具更新
  “七五”期间,农场先后购进日立牌挖掘机1台(后转水利部门管理)、清江—504等中型轮式(四轮驱动)拖拉机等 4混合台、佳联产 JL—1075、东风—120等联合收获机 9混合台;购进3BJ—6W通用机、苗带喷雾机、 杆尺深松犁、玉米收获机(丰收二卧)、旋转锄、挠型割刀等配套农具160台套等,共计投资238.36万元。
  “八五”期间,先后购进新德特—75、清江—504、链式拖拉机和中型轮式拖拉机 15混合台;叶尼塞(配套全链轨)、东德产E—512(配套半链轨)等联合收获机18混合台。更新的主要农机具有:全方位深松犁、液压平地机、旋耕机、玉米收获机、挠性割台等共70余台套,累计投资330.58万元。
  “九五”期间,鼓励职工自购农机具,并要求推广应用新技术。对应配套的新机型给予落实扶持、补贴政策,至2000年,先后更新东方红—1002大马力链式拖拉机 12台;天津—804等轮式拖拉机23混合台;小型轮式(三、四轮)拖拉机等 200余混合台;购进佳联产—1065、1075、东风—120等联合收获机10混合台。购进的农具有:凿形全方位深松犁、覆膜播种机、5.4—通用机、气吸式播种机、玉米秸秆还田粉碎机、水稻插秧机、旋耕机、2PS—288碎土平地机等320台套。此期间职工自投资金共计1 079万元,是“七五”、“八五”期间累计投资额的1.9倍。
  截止2000年,农场拥有动力机械591混合台,其中,链式拖拉机 43混合台;大中型轮式拖拉机68混合台;小型拖拉机434混合台(其中手扶拖拉机154台);联合收获机46混合台。配套农机具800余台套。1999年,转为农机部门管理的晒场机械128混合台。
  农业机械的不断更新,并增加科技含量,提高了农场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推动了农业机械化进程,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为实施先进农业技术措施提供了机械保证。
                 拖拉机年末拥有量
                 (1986~2000年)
  表3—8                               单位:台  


  
  续表3—8  



  注:1995年起农机具开始转卖给有机户,截止2000年末个人拥有拖拉机混合台为545台。
                 联合收获机年末拥有量
                  (1986~2000年)
  表3—9                               单位:台  



  注:1986~1987年,牵引康拜因C—6、解放3.0—4.9、丰收2.5—3.0等共36台,1988年全部淘汰。
                 主要农机具年末拥有量
                   (1986~2000年)
  表3—10


  
  
                  晒场机械年末拥有量
  表3—11                               单位:台  



  注:晒场机械从1999年以后才正式归农机部门管理,以前始终归粮食部门管理。1999年,农场晒场机械共计128台套,由粮食部门转为农机部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