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农机队伍及培训 第五节 农机队伍及培训
一、农机队伍
1987年,农场择优录用了 8名职工中专农机专业的毕业生,加强了农机队伍建设。1988年,农场进行了职称改革,晋升为农机专业高、中、初级技术职称人员共60人,其中从事农机专业对口并在岗技术人员27人,其中高级、中级和初级职称技术人员分别为1人、3人和23人。农场机务工人共611人,其中驾驶人员387人,助手134人,修理工人90人。1990年,农场任命7名农机专业技术人员任机务副队长或技术员职务。1994年,农场择优录用了 2名农机专业大专毕业生,充实了农机队伍。截止2000年,农机队伍由392人组成,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2人(高级、中级、初级职称分别为1人、2人和19人);管理人员10人;驾驶员和修理工人360人。
二、技术培训
机务人员技术培训工作是农机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七五”期间,农场每年利用“冬训”期间,集中农机管理人员和机务工人到场部进行集中培训。“八五”期间,只集中农机管理人员在场部培训,机务工人培训工作,由农机科深入基层,协助生产队结合冬检、冬改和新技术推广、新机具使用和田间标准化作业实施细则等内容进行现场教学和示范。“九五”期间,随着水稻机械的引进多次进行新机型的讲座。每年的农机培训班都有教学大纲、学习计划,学习结束有考试、考核, 提高了农机管理人员的管理技术水平和理论知识。 机务工人逐步达到了“三懂、四会”,即:懂机械构造原理、懂技术操作规程、懂农业技术要求;会操作、会调整、会维修保养、会排除一般故障。
技术培训的主要内容有:1、农机工作要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思想教育;2、交通安全知识和农机具安全操作规程;3、机械构造原理;维修保养;故障排除;4、机械基础知识、液压传动技术;5、机务工作管理、农机标准化管理; 6、班组核算、成本逆控、机务统计工作等;7、农机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8、水稻机械工作原理及故障排除;9、新技术推广应用、农机具改装及创新;10、农机田间作业技术规程和《细则》等。
1986年至2000年,全场参加培训班的机务人员共2 673人次,累计培训天数为150天。
机务人员培训情况统计表
(1986~2000年)
表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