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畜禽饲养与管理
第一节 畜禽饲养与管理
第一节 畜禽饲养与管理
一、畜禽品种
农场畜牧业是以饲养猪、牛、鸡为主。猪的品种有哈白、苏白、长白、民猪。1990年后又增添了瘦肉型三江白猪、杜洛克、太湖猪等品种。牛主要是以本地黄牛为主,在十二队、十三队有少量延边牛。1991年农场从北京、南京、吉林等地购进黑白花奶牛 300头,交给五队奶牛场、二队、六队进行饲养。2000年,由畜牧科牵头、个人筹资,从吉林省购进黄牛良种 104头。家禽以鸡为主,品种有宾白、罗曼、海兰、尼克红、伊莎等,肉鸡有艾维茵、AA鸡等。
二、饲养管理
(一)猪的饲养管理
1986年以后,经过长期的实践和学习兄弟农场的管理经验,农场实施了“五早、四抓、三清、二净”的科学管理模式。“五早”是:早补铜铁、早饮水、早补料、早晒太阳、早发现疾病;“四抓”是:抓产仔时间、抓防寒、抓瘦弱母猪、抓弱小仔猪;“三清”是:舍内清、圈内清、环境清;“二净”是:饲槽净、水净。母猪配种实行双重配、重复配,避免空怀。在饲养上,前期多给好料,中期多给粗料,后期增加精料;分娩时值班保产,防止踩、冻、压死仔猪。
1991年以后,农场养猪事业开始快迅速发展,群众在养猪上获得了较好的效益,养猪的积极性较高。在饲养上不断讲究科学饲养,在饲料上采用配合饲料直线催肥法,缩短了猪的出栏时间。
根据市场需求,肥猪饲养规模不断扩大,猪的管理也不断改进。猪舍也由敞口圈养,改为棚式和舍内圈养。其方法是:猪圈砖瓦结构,正面朝南,保证一年四季有充足的阳光。养猪户家家都用塑料布扣棚,每年10月中旬将塑料棚扣上,到第二年 5月上旬拆除。舍式圈养是修建砖瓦结构猪舍,为了采光好设有敞亮的门窗,室内上有保温天棚,下有水泥地面,并用圆钢间隔成若干栅栏,以做母猪出群饲养。不论棚式和舍式圈养都保证了猪舍内的温度,在寒冷的冬天猪舍内不结冰,温度一般在2~10℃,有利于猪的生长,育肥猪一般每天增重 0.7~1公斤,4个月即可出栏。猪长得快,养猪户效益好,促进了养猪业的发展。“九五”初期,年出栏200头肥猪的养殖户就有31户,年出栏100头以上的养殖户有52户,一般养猪户年出栏都在 50头以上。“九五”期末,曙光农场生猪存栏19 564头,比“七五”末期的5 484头增长3.6倍。畜牧业总产值“九五”期末1 607万元,比“七五”末期的494万元增长3.3倍。
(二)牛的饲养管理
农场饲养的牛主要是本地黄牛,也有利用引进的肉牛与本地黄牛杂交生产的后代,繁殖方法是采用人工输精,冻精品种主要是西门塔尔、利木赞、夏洛来等。牛舍建在背风向阳处,舍内阳光充足,通风保暖,每天定时清扫舍内粪便,经常用2%石灰水对舍内进行消毒。在饲喂上,每日3次,先用青粗料,然后喂精料,精料比例按牛每50公斤体重添喂0.5公斤精料。粗料主要是干草、青贮料、氨化秸秆等。精料为玉米、豆类、米糠、饼粕等,其比例为玉米 60%,豆饼15%,麦麸13%,粮麸10%、食盐1%、贝壳1% 。一般犊牛6个月开始圈养,12~14个月出栏。
(三)家禽的饲养
主要以蛋鸡为主。鸡的饲养由过去的室内散养、室外连着运动场,改为笼式饲养。笼式有塔式和箱式两种,笼式一般为三层,每层设有食槽和饮水器,定时定点加水加料,每天 3次饲喂,鸡舍内天天清扫粪便,保持室内干净,并经常用生石灰消毒, 防止疾病发生。鸡雏生长4个月后即可产蛋,一只鸡每年能产蛋250~300枚,产蛋期可达2年,然后淘汰。
肉鸡的饲养。鸡雏在筛网上饲养,用铁丝网距地面0.8~1米等高处搭建平台,鸡雏在筛网上饲养20~25天,然后转移到地面上饲养,地面上铺上糠皮垫料,使之保温有利于肉鸡的生长。饮水器、饲养料槽均匀摆在地面上,鸡可以自由觅食,每天定时3次饲喂。一般2个月重量可达2.5公斤以上即可出栏。因经济效益显著,家禽饲养业发展很快。截止 2000年,农场养鸡大户不断出现。年养5 000只以上的有6户,年养10 000只以上的有 2户,一般饲养户为几百只,每只鸡纯效益可达3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