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节 畜牧经济

第五节 畜牧经济



                  第五节 畜牧经济
  曙光农场的养殖业是一个特色经济,称“畜牧经济”。“七五”初期畜牧业年销售收入只有14.4万元,仅占农场工农业销售收入的1%,比重很小。但此后曙光农场的畜牧业发展比较稳定,持续时间比较长,“八五”期间虽然周边地区养殖业几度滑坡,曙光农场的畜牧业还是稳中有升,销售收入最高年份1992年达到555万元。进入“九五”期末,销售收入上升到1 607万元,占农场工农业销售收入的 27%,畜牧业成为曙光农场的支柱产业之一,并以优质名牌吸引了七台河、佳木斯、桦南、鸡西、鹤岗及省外等地的商贩来曙光购猪。生猪销售量由1986年的4 000头上升到2000年的26 000万多头。另外,家禽养殖也迅速发展,从几千只发展到7万多只;肉牛从1988年的297头销售量到2000年达958头的销售量。
  农场畜牧业的发展有以下几点经验:(一)农场历年对发展畜牧业有计划、有目标,并制定了鼓励、扶持的政策, 如减少饲料地上交利费,供给平价饲料, 对购奶牛实行低息贷款等。(二)农场建立了种猪禽基地,以基地为龙头,以科学规模饲养为导向,全面推广“塑料大棚养猪法”、“生猪直线育肥技术”、“黄牛、生猪人工授精技术”、“酒糟育肥驾子牛技术”和“氨化饲料、青储饲料”技术等。(三)农场的各级领导,机关干部都带头养猪,全场掀起养猪热,形成了千家万户投资,千家万户饲养,千家万户受益的机制,壮大了农场畜牧业发展的经济实力。(四)畜牧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如兽医、防疫、销售、屠宰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同时由于畜牧业的发展,对解决劳动力的再就业起到了很大作用,而且也带动了相关行业的产生和发展,如兽药店、兽医门诊、销售中介所、抓猪队等行业的发展,推进了农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也是农场职工奔小康的一条广阔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