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电力设施与电力供应

第二节 电力设施与电力供应



                第二节 电力设施与电力供应
  一、电力设施
  截止1981年4月,曙光农场共有10千伏配电线路83.45公里,其中西干配电线路 37.50公里,东干配电线路14.75公里,转供线路 31.20公里。低压配电线路88.46公里,其中场部地区配电线路26.80公里,生产队线路47.86公里,转供线路 13.80公里。至2000年,农场输配电线路无变化。
  农场有35千伏变电所1座,始建于1965年5月,位于农场场部西南角,占地面积 1 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平方米,主变容量为3 000千伏安,其中:1000千伏安1台,2000千伏安1台。经桦南县热电厂35千伏出线,即称桦南线,10千伏出线的有东、西干线两条,水利专用线一条,为农场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及四个转供村屯提供可靠的供电服务。农场有直供配电变压器36台,容量为3 255千伏安,其中:高耗能电力变压器31台,容量为2 735千伏安。
  二、电力供应
  曙光农场电力建设起步较晚。1981年 4月,农场场部、各生产队和其它用户开始用国电。至1983年,农场共拥有4台发电机组,发电总容量为560KW(千瓦),用于国电不足时供应农场及桦南县三合乡的三合村、团结村、良丰村、清茶村等4个村屯的生产生活用电。进入 90年代,国家电力能源供应基本能满足农场及其它用户生产生活用电的需求。至此结束了农场自发电的历史。随着农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力作为一种特殊商品进入千家万户。为适应市场需求,供电局采取了有效的管理办法和优质的服务手段,为用户提供安全、经济、可靠的电能。
  1986~2000年,农场累计购入国网电7 390.74万千瓦时,供电损失1 992.31万千瓦时,实售电量5 398.43万千瓦时,其中工业用电2 351.62万千瓦时,农业用电1 683.83万千瓦时,生活用电641.56万千瓦时,其它用电721.40万千瓦时。
                农场电力供应情况统计表
                  (1986~2000年)
  表3—28                            单位:万千瓦时



  
  续表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