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下序
第九章 通信
章下序
曙光农场的通信事业起源于1953年,当时只有两个人的电话班,30门磁石式交换机,几公里的普通木杆传输线路(以下简称白杆),十几部办公用电话和十几平方米的机房,单一电话通信。经过47年的发展历程,使农场和全国一样通信事业迅猛发展。截至2000年,已具有党、政、工三位一体的通信科,1500线数字程控交换机及接入网设备, 100余杆公里水泥杆、油炸杆通信明线、光缆和1500线的出局电缆及载波设备。办公、住宅电话已达到 1 300余部,由过去的单一电话通信发展到电话、传真、电话会议等一系列的先进通信方式。有机房、办公室、会议室、活动室等共500平方米,固定资产已达到70余万元。
1984年以前,通信事业靠农场投资发展建设,电话由农场批准安装,无偿使用。1984年以后,实行企业化经营,电话、传真实行收费,企业自负盈亏,引入风险机制,对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实行制度化管理,通信事业沿着规范化方向发展。
1984年,通信科话务班被总局通信处授予“先进话务班”称号。1994~2000年,通信科先后被红兴隆分局(管理局)、红兴隆分局(管理局)党委授予“文明单位”、“文明标兵单位”、“文明小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