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通信队伍

第四节 通信队伍



                  第四节 通信队伍
  一、队伍建设
  随着通信事业的发展,农场对提高通信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十分重视。1984年,农场在职工子女中通过考试,选出 2名职工送往吉林省长春市邮电学校进行载波专业和市话交换专业两年制中专定向培训。1986年至1988年,先后多次选送专业技术人员分别参加总局、管局举办的各种业务培训班。1990年选送 1名在职干部到吉林省长春市邮电学校进行微波专业两年制进修。1993年至1995年,有19人次参加了总局、管局举办的职业技能等级考试培训班。1996年,农场再次选派 1名干部参加黑龙江省党校经营管理专业本科函授学习。经过多渠道的培训和教育,使农场通信专业队伍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术技能都得到了很大提高。截止2000年,通信科(站)干部职工共计25人,其中中专以上学历7人,占全员的27%,高中级以下18人;按职称分,高级工程师1人,政工师1人,助理工程师1人,技术员3人,高级、中级、初级技术工人分别为13人、4人和2人。
  二、技术攻关
  通信科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都能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创新能力,针对企业的难题进行攻关,先后研制成功了两项创新项目:
  一是光、电缆挂钩补钩器具。专业技术人员王建国研制了一个光、电缆补钩器具,利用这个补钩器具在地面上只需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就可以很方便地补上一个光、电缆挂钩或调整一个光、电缆钩的距离,既安全、省力,又缩短了维护时间,并且每年还可为单位节约维护用车费用2 000余元,受到了单位的奖励。
  二是无线电话分机与共电交换机的接口电路。研制人张义贵在无线电话主机 (即设置在距共电式交换机一端的分机)和共电式交换机上分别加装了控制电路, 使无线电话分机成为共电式交换机上的一普通用户,即:当用户拿起无线电话分机上的话筒手柄,按动手柄上的握键控发开关时,共电式交换机上该用户的信号指示灯即亮,话务员看到后,便可像对共电式交换机上的普通用户一样进行接转电话。通过加装了接口控制电路,既节省了一名话务员的开资,又节省了一间机房,每年可为单位节约开资 5 000余元。大大提高了接转速度,也使用户的通话内容得到了安全保密。
  上述研制的接口电路的论文曾在国家一级刊物《电信技术》1993年第三期上发表。
  1993~2000年,张义贵、许海青等获总局通信系统先进个人和总局优秀党员3人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