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经济发展战略

第一节 经济发展战略



                 第一节 经济发展战略  
  1985年,农场在“六五”计划的基础上,结合农场的经济状况,制定了七五经济结构调整计划和到2000年经济发展规划。规划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进一步解放思想,全面调整农场经济结构,认真贯彻“抓好主体,发展两翼,加速转型,富场富民”的经济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集体、个体经济,力争20世纪末,把农场建成具有现代化生产经济体系、良好生态体系,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农场。规划指标是:工农业总产值在1980年1 448.3万元的基础上,计划1990年达到4 273万元,平均每年增加 11.3%。1990年实际完成4 680万元,超计划完成9.5%。2000年,工农业总产值规划达到6 205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实际完成4 101万元,超计划完成12%。2000年,规划人均纯收入达到 2 000元,实际完成2 845元,超计划完成42%。
  1988年,农场印发[1988]17号文件,《“八五”规划和到2000年经济发展设想》。规划指导思想是:坚持贯彻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总方针,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认真贯彻“抓好主体,发展两翼,振兴曙光,富场富民”的战略方针,走农、工、商综合经营的道路,实行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规划指标为:工农业总产值1995年计划达到4 382万元,平均每年递增11.5%;实际完成5 609万元,超计划完成28%。人均纯收入1995年计划达到1 200元;实际完成1 560元,超计划30%。
  1995年,农场编制下发了《“九五”计划及2010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规划指导思想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坚持改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坚持开放开发,认真贯彻“以农为本(粮豆水稻经济作物),发展两翼(畜牧业、工业),加强流通,保供促销,发展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以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为目标,振兴曙光,富场富民”的经济发展战略,力争20世纪末把农场建成具有现代化经营水平,经济实力强,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社会文明的新型农场。规划目标是:计划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平均 15.1%的速度增长,到2000年达到7 700万元;实际完成8 424万元,超计划完成 9%。其中,国内农业生产总值计划 2000年达到3 200万元,实际完成3 321万元,超计划完成4%;国内工业生产总值计划2000年达到2200万元,实际完成2 240万元,超计划完成2%。利润计划56万元,实际完成738万元,超计划完成1 218%;粮豆生产计划53 400吨,实际完成35 377吨,完成计划的 66%(因遭旱灾),上交利税1 251万元。
  2000年,农场编制下发了《“十五”计划及2015年远景目标规划》。规划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理清思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实施“稳农、强工、壮牧、快非、广销,富场富民”的战略思想,全面开创曙光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局面。规划指标为: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10%的增长速度增长,至2010年达到15 000万元,计划翻两番;2015年达到20 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