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节 会计电算化

第五节 会计电算化



                 第五节 会计电算化
  1988年,农场购进AST/386微型计算机1台,当时主要用于财务与统计报表,分别采用总局指定的财务和统计报表程序。农场会计电算化就此起步。1995年8月,农场派3名财会人员李建军、邹萍、蔡金平,参加了红兴隆管理局举办的首期“会计电算化初级培训班”学习,他们便成为农场会计电算化的骨干。同年,农场会计专业人员参加了农垦总局举办的“统计超级汇总SARD应用程序”培训班后,统计报表进入超级汇总阶段。1996年,农场购进IBM—586微机 4台,并在粮油厂、第五生产队等 4个基层单位进行了试点,为农场全面实现会计电算化打下基础。同年 4月,农场派员参加了农垦总局举办的“N4.0网络培训班”。同时,由总局组织安装了农场内部局域网与红管局、农垦总局财务网连接,农垦会计进入了网络化管理时代。1998年12月,会计报表实现了超级汇总,达到了农垦企业的报表要求。截止2000年,农场财务科和统计室有专用计算机9台,共有财会人员12人,可持操作合格证上机。全场参加电算化培训125人次,培训率达100%。农场配有专职人员负责微机管理工作,保证了农场会计电算化正常运行。